标题:卷一十一 贪吝部 内容: 开当有慕开典铺者,谋之人曰:“需本几何? ”曰:“大典万金,小者亦须千计。 ”其人大骇而去。 更请一人问之,曰:“百金开一钱当亦可。 ”又辞去。 最后一人曰:“开典如何要本钱,只须店柜一张,当票数纸足亦。 ”此人乃欣然。 择期开典。 至日,有持物来当者。 验收讫,填空票计之。 当者索银,答曰:“省得称来称去,费坏许多手脚。 待你取赎时,只将利银来交便了。 ”酒煮滚汤有以淡酒宴客者。 客尝之,极赞府上烹调之美。 主曰:“粗肴未曾上桌,何以见得? ”答曰:“不必论其他,只这一味酒煮白滚汤,就妙极了。 ”大眼主人自食大鱼,却烹小鱼供宾,误遗大鱼眼珠于盘,为客所觉。 因戏言:“欲求鱼种,归蓄之池。 ”主谦曰:“此小鱼耳,有何足取。 ”客曰:“鱼虽小,难得这双大眼睛。 ”萝葡作证有学博者,宰鸡一只,伴以萝葡制馔,邀请青衿二十辈食之。 鸡魂赴冥司告曰:“杀鸡供客,此是常事,但不合一鸡供二十余客。 ”冥司曰:“恐无此理。 ”鸡曰:“萝葡作证。 ”及拘萝葡审问,答曰:“鸡你欺心,那日供客,只见我,何曾见你。 ”博士家风类如此。 出外难客人雇船往杭州,清早打米煮饭,梢婆背着客人将淘过湿米偷起一大碗,放在灶头里,客人瞧见不便明言,坐在官舱内,连声高叫曰:“在家千日难,出外一时好。 ”梢婆曰:“客人说错了,在家千日好,出外一时难,因何反说呢? ”客人曰:“你既晓得我难,把灶头里一碗米,求你放在锅里罢。 ”厕吏一吏人贪婪无厌,遇物必取,人无不被害者。 友人戏之曰:“观汝所为,他日出身除是管厕混斯无所耳。 ”吏曰:“我若司厕,一般有钱欲登厕者,禁之不许,彼必赂我;本不登厕者,逼之登厕,彼无奈何,岂患不赂我耶? ”各挑行李兄弟三人经商投宿,共买一鱼烹调在案,长兄唱驻云飞一句曰:“这个鱼我要中间一段儿。 ”二兄唱曰:“我要头和尾,谁敢来争嘴。 ”三弟曰:“喳,汤儿是我的。 ”仆夫初犹觊望,或得沾味,闻此则绝望矣,进前作揖唱曰:“告君知,明日登程,各自挑行李,那时节辛勤怨得谁,那时节辛勤怨得谁? ”谢赏一官坐堂,偶撒一屁,自说“爽利”二字。 众吏不知,误听以为“赏吏”,冀得欢心,争跪禀曰:“谢老爷赏! ”请神一吝者,家有祷事,命道士请神,乃通诚请两京神道。 主人曰:“如何请这远的? ”道士答曰:“近处都晓得你的情性,说请他,他也不信。 ”好放债一人好放债。 家已贫矣,止馀斗粟,仍谋煮粥放之。 人问曰:“如何起利? ”答曰:“讨饭。 ”大东道好善者曰:“闻当日佛好慈悲,曾割肉喂鹰,投崖喂虎,我,欲效之。 但鹰在天上,虎在山中,身上有肉,不能使啖。 夏天蚊子甚多,不如舍身斋了蚊。 ”乃不挂帐,以血伺蚊。 佛欲试其虔诚,变一虎啖之。 其人大叫曰:“小意思吃些则可,若认真这样大东道,如何当得起! ”打半死一人性最贪,富者语之曰:“我白送你一千银子,与我打死了罢。 ”其人沉吟良久,曰:“只打我半死,与我五百两何如? ”命穷乡下亲家新制佳酿,城里亲家慕而访之,冀其留饮。 适亲家他往,亲母命子款待,权为荒榻留宿。 其亲母卧房止隔一壁,亲家因未得好酒到口,方在懊闷,值亲母桶上撒尿,恐声响不雅,努力将臀夹紧,徐徐滴沥而下。 亲家听见,私自喜曰:“原来才在里面滴酒哩。 想明早得尝其味矣。 ”亲母闻言,不觉失笑,下边松动,尿声急大,亲家拍掌叹息曰:“真是命穷,可惜滤酒榨袋。 又撑破了。 ”兄弟种田有兄弟合种田者,禾既熟,议分。 兄谓弟曰:“我取上截,你取下截。 ”弟讶其不平,兄曰:“不难,待明年,你取上,我取下,可也。 ”至次年,弟催兄下谷种,兄曰:“我今年意欲种芋头哩。 ”合伙做酒甲乙谋合本做酒,甲谓乙曰:“汝出米,我出水。 ”乙曰:“米若我的,如何算账? ”甲曰:“我绝不亏心,到酒熟时。 只还我这些水罢了。 其余多是你的。 ”翻脸穷人暑月无帐,复惜蚊烟费,忍热拥被卧。 蚊其面,邻家有一鬼脸,借而带之。 蚊口不能入,谓曰:“汝不过惜一文钱耳,如何便翻了脸? ”画像一人要写行乐图,连纸笔颜料,共送银二分。 画者乃用水墨于荆川纸上,画出一背像。 其人怒曰:“写真全在容颜,如何写背? ”画者曰:“我劝你莫把面孔见人罢。 ”许日子一人性极吝啬,从无请客之事。 家僮偶持碗一篮,往河边洗涤,或问曰:“你家今日莫非宴客耶? ”僮曰:“要我家主人请客,除非那世里去! ”主人知而骂曰:“谁要你轻易许下他日子! ”携灯有夜饮者,仆携灯往候。 主曰:“少时天便明,何用灯为? ”仆乃归。 至天明,仆复往接。 主责曰:“汝大不晓事,今日反不带灯来,少顷就是黄昏,叫我如何回去? ”不留客客远来久坐,主家鸡鸭满庭,乃辞以家中乏物,不敢留饭。 客即借刀,欲杀己所乘马治餐。 主曰:“公如何回去? ”客曰:“凭公于鸡鸭中,告借一只,我骑去便了。 ”不留饭一客坐至晌午,主绝无留饭之意。 适闻鸡声,客谓主曰:“昼鸡啼矣。 ”主曰:“此客鸡不准。 ”客曰:“我肚饥是准的。 ”射虎一人为虎衔去,其子执弓逐之,引满欲射。 父从虎口遥谓其子曰:“我儿须是兜脚射来,不要伤坏了虎皮,没人肯出价钱。 ”吃人一人远出回家,对妻云:“我到燕子矶,蚊虫大如鸡。 后过三山硖,蚊虫大如鸭。 昨在上新河,蚊虫大如鹅。 ”妻云:“呆子,为甚不带几只来吃。 ”夫笑曰:“它不吃我就够了,你还敢想去吃它! ”悭吝一人性最悭吝,忽感痨瘵之疾,医生诊视云:“脉气虚弱,宜用人参培补。 ”病者惊视曰:“力量绵薄,惟有委命听天可也。 ”医生曰:“参既不用,须以熟地代之,其价颇贱。 ”病者摇首曰:“费亦太过,愿死而已。 ”医知其吝啬,乃诈言曰:“别有一方,用干狗屎调黑糖一二文服之,亦可以补元神。 ”病者跃然起问:“不知狗屎一味,可以秃用否? ”卖粉孩一人做粉孩儿出卖,生意甚好。 谓妻曰:“此后只做束手的,粉可稍省。 ”果卖去。 又曰:“此后做坐倒的,当更省。 ”仍卖去。 乃曰:“如今做头而卧者,不更省乎! ”及做就,妻提起看曰:“省则省矣,只是看看不像个人了。 ”独管裤一人谋做裤而吝布,连唤裁缝,俱以费布辞去。 落后一裁缝曰:“只须三尺足矣。 ”其人大喜,买布与之,乃缝一脚管,令穿两足在内。 其人曰:“迫甚,如何行得? ”缝匠曰:“你脱煞要省,自然一步也行不开的。 ”莫想出头一性吝者,买布一丈,命裁缝要做马衣一件,裤一条,袜一双,余布还要做顶包巾。 匠每以布少辞去。 落后一裁缝曰:“我做只消八尺,倒与你省却两尺,何如? ”其人大喜,缝者竟做成一长袋,将此人从头顶口用绳收紧。 其人曰:“气闷极矣。 ”匠曰:“遇着你这悭吝鬼,自然是气闷的。 省是省了,要想出头却难哩。 ”因小失大自造方便觅利者,遥见一人撩衣,知必小解。 恐其往所对邻厕,乃伪为出恭,而先踞其上。 小解者果赴己厕。 其人不觉,偶撒一屁,带下粪来,乃大悔恨,曰:“何苦因小失大。 ”七德一家延师,供馔甚薄。 一日,宾主同坐,见篱边一鸡,指问主人曰:“鸡有几德? ”主曰:“五德。 ”师曰:“以我看来,鸡有七德。 ”问:“为何多了二德? ”答曰:“我便吃得,你却舍不得。 ”粪鸡东家供师甚薄,久不买荤。 一日,粪缸内淹死一鸡子,烹以为馔,师食而疑之。 问其徒。 徒以实告,师愤甚。 少顷,主人进馆,师忙执笤帚一把,塞其口中,逼使尽食。 东家曰:“笤帚如何吃得? ”师曰:“你既不肯吃笤帚,如何倒叫先生吃粪鸡。 ”恶神一神道险恶,塞者必用生人祭祷。 有酬愿者,苦乏人献,特于供桌中挖孔,藏身在桌下,而伸头于桌面,俟神举箸,头忽缩下。 神大怒,骂曰:“这班小鬼都是贼,才得举箸,如何就没有了。 ”下饭二子同餐,问父用何物下饭,父曰:“古人望梅止渴,可将壁上挂的腌鱼,望一望吃一口,这就是下饭了。 ”二子依法行之。 忽小者叫云:“阿哥多看了一眼。 ”父曰:“咸杀了他。 ”吃榧伤心有担榧子在街卖者,一人连吃不止。 卖者曰:“你买不买,如何只吃? ”答曰:“此物最能养脾。 ”卖者曰:“你虽养脾,我却伤心。 ”卖肉忌赊有为儿孙做马牛者。 临终之日,呼诸子而问:“我死后,汝辈当如何殡殓? ”长子曰:“仰体大人惜费之心,不敢从厚,缟衣布衾,二寸之椁,墓道仅以土封。 ”翁攒眉良久,责其多费。 次子曰:“衣衾棺椁,俱不敢用,但择稿荐一条,送于郊外,谓之火葬而已。 ”翁锋疾其过奢。 三子默喻父意,乃诡词,以应曰:“吾父爱子之心,无所不至,既经殚力于生前,岂惜捐躯于死后? 不若以大人遗体,三股均分,暂作一日之屠儿,以享百年之遗泽,何等不好? ”翁乃大笑曰:“吾儿此语,适获我心。 ”复戒之曰:“对门王老三。 惯赖肉钱,断断不可赊。 ”咬嚼不过一人死后,转床殡殓,诸亲及众妇绕灵而哭。 只见孝帏裂碎,到处飞扬,皆称怪像。 特往关魂问之。 乃曰:“无他。 只是当众人咬嚼不过耳。 ”蘸酒有性吝者,父子在途,每日沽酒一文,虑其易竭,乃约用箸头蘸尝之。 其子连蘸二次,父责之曰:“如何吃这般急酒! ”吞杯一人好饮,偶赴席,见桌上杯小,遂作呜咽之状。 主人惊问其故,曰:“睹物伤情耳。 先君去世之日,并无疾病,因友人招饮,亦似府上酒杯一般,误吞入口,咽死了的。 今日复见此杯,焉得不哭? ”好酒父子扛酒一坛,路滑跌翻,其父大怒,子伏地痛饮。 抬头谓父曰:“快些来么,难道你还要甚菜? ”恋席客人恋席,不肯起身。 主人偶见树上一大鸟,对客曰:“此席坐久。 盘中肴尽,待我砍倒此树,捉下鸟来,烹与执事侑酒,何如? ”客曰:“只恐树倒鸟飞矣。 ”主云:“此是呆鸟,他死也不肯动身的。 ”恋酒一人肩挑磁壶,各处货卖。 行至山间,遇着一虎,咆哮而来。 其人怆甚,忙将一壶掷去,其虎不退。 再投一壶,虎又不退。 投之将尽,止存一壶,乃高声大喊曰:“畜生畜生,你若去,也只是这一壶,你就不去,也只是这一壶了! ”四脏一人贪饮过度,妻子私相谋议曰:“屡劝不听,宜以阴事动之。 ”一日,大饮而哕。 子密袖猪膈,置哕中,指以谓曰:“凡人具五脏,今出一脏矣,何以生耶? ”父熟视曰:“唐三藏尚活世,况我有四脏乎! ”寡酒一人以寡酒劝客,客曰:“不如拿把刀来杀了我罢。 ”主愕然,问:“劝酒无非好意,何出此言? ”客曰:“其实当你寡(音同剐)不过了。 ”梦戏酌一人梦赴戏酌,方定席,为妻惊醒,乃骂其妻。 妻曰:“不要骂,趁早睡去,戏文还未半本哩。 ”  梦美酒一好饮者,梦得美酒,将热而饮之。 忽被惊醒,乃大悔曰:“早知如此,恨不冷吃。 ”截酒杯使僮斟酒不满,客举杯细视良久,曰:“此杯太深,当截去一段。 ”主曰:“为何? ”客曰:“上半段盛不得酒,要他何用? ”切薄肉主有留客饭,仅用切肉一碗,既嚣且少。 乃作诗以诮之。 曰:“君家之刀利且锋,君家之手轻且松。 切来片片如纸同,周围披转无二重。 推窗忽遇微小风,顿然吹入五云中。 忙忙令人觅其踪,已过巫山十二峰。 ”满盘多是客见座上无肴,乃作意谢主人,称其太费。 主人曰:“一些菜也没有,何云太费? ”客曰:“满盘都是。 ”主人曰:“菜在那里? ”客指盘曰:“这不是菜,难道是肉不成? ”滑字一家延师,供膳菲薄。 时值天雨,馆僮携午膳至,肉甚少。 师以其来迟,欲责之。 僮曰:“天雨路滑故也。 ”师曰:“汝可写滑字我看,如写得出,便饶你打。 ”僮曰:“一点儿,一点儿,又是斜坡一点儿。 其余都是骨了。 ”不见肉一母命子携萝卜一篮,往河洗涤,久之不归。 母往寻之,但存萝卜。 知儿失足坠河,淹死水中。 因大哭曰:“我的肉,我的肉,但见萝卜不见肉。 ”和头多有请客者,盘飧少而和头多,因嘲之曰:“府上的食品,忒煞富贵相了。 ”主问:“何以见得? ”曰:“葱蒜萝卜,都用鱼肉片子来拌的,少刻鱼肉上来,一定是龙肝凤髓做和头了。 ”盛骨头一家请客,骨多肉少。 客曰:“府上的碗想是偷来的。 ”主人骇曰:“何出此言? ”客曰:“我只听见人家骂说,‘偷我的碗,拿去盛骨头。 ’”收骨头馆僮怪主人每食必尽,只留光骨于碗,乃对天祝曰:“愿相公活一百岁,小的活一百零一岁。 ”主问其故,答曰:“小人多活一岁,好收拾相公的骨头。 ”涂嘴或有宴会,座中客贪馋不已,肴梗既尽。 馆僮愤怒而不敢言,乃以锅煤涂满嘴上,站立旁侧。 众人见而讶之,问其嘴间何物,答曰:“相公们只顾自己吃罢了,别人的嘴管他则甚。 ”索烛有与善啖者同席,见盘中俱尽,呼主翁拿烛来。 主曰:“得无太早乎? ”曰:“我桌上已一些不见了。 ”借水一家请客,失分一箸。 上菜之后,众客朝拱举箸。 其人袖手而观。 徐向主人曰:“求赐清水一碗。 ”主问曰:“何处用之? ”答曰:“洗干净了指头,好拈菜吃。 ”善求有做客异乡者,每入席,辄狂啖不已,同席之人甚恶之。 因问曰:“贵处每逢月蚀。 如何护法? ”答曰:“官穿公服群聚。 率兵校持兵击鼓为对,俟其吐出始散。 ”其人亦问同席者曰:“贵乡同否? ”答曰:“敝处不然,只是善求。 ”问:“如何求法? ”曰:“合掌了手,对黑月说道:‘阿弥陀佛,脱煞凶了,求你省可吃些,剩点与人看看罢。 ’”好啖甲好啖,手不停箸,问乙曰:“兄如何箸也不动? ”乙还问曰:“兄如何动也不住? ”同席不认有客馋甚,每入座。 辄餮餐不已。 一日与之同席,自言曾会过一次。 友曰:“并未谋面,想是老兄错认了。 ”及上菜后,啖者低头大嚼,双箸不停。 彼人大悟。 曰:“是了,会便会过一次,因兄只顾吃菜,终席不曾抬头,所以认不得尊容,莫怪莫怪。 ”喜属犬一酒客讶同席者饮啖太猛,问其年,以属犬对。 客曰:“幸是属犬,若属虎,连我也都吃下肚了。 ”问肉一人与瞽者同席。 先上东坡肉一碗,瞽者举箸即钳而啖之。 同席者恶甚。 少焉复来捞取,盘中已空如也。 问曰:“肉有几块? ”其人愤然答曰:“九块。 ”瞽者曰:“你倒吃了八块么。 ”吃黄雀两人同席共饮,碗内有黄雀四只,一人贪食其三,谓同席者曰:“兄何不用? ”其人曰:“索性放在兄腹中,省得他们拆了对。 ”罚变蟹一人见冥王,自陈一生吃素,要求个好轮回。 王曰:“我哪里查考,须剖腹验之。 ”既剖,但见一肚馋涎。 因曰:“罚你去变一只蟹,依旧吐出了罢。 ”不吃素一人遇饿虎,将遭啖,其人哀恳曰:“圈有肥猪,愿将代己。 ”虎许之,随至其家。 唤妇取猪喂虎,妇不舍曰:“所有豆腐颇多,亦堪一饱。 ”夫曰:“罢么,你看这样一个狠主客,可肯吃素的么? ”淡酒有人宴客用淡酒者,客向主人索刀。 主问曰“要他何用? ”曰:“欲杀此壶。 ”又问:“壶何可杀? ”答曰:“杀了他,解解水气。 ”淡水河鱼与海鱼攀亲,河鱼屡往,备扰海鱼。 因语海鱼:“亲家,何不到小去处下顾一顾? ”海鱼许焉。 河鱼归曰:“海头太太至矣。 ”遣手下择深港迎之。 海鱼甫至港口便返,河鱼追问其故,答曰:“我吃不惯贵处这样淡水。 ”索米一家请客,酒甚淡。 客曰:“肴馔只此足矣,倒是米求得一撮出来。 ”主曰:“要他何用? ”答曰:“此酒想是不曾下得米,倒要放几颗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22:16:27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855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