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《梁书》作者简介 内容: 《梁书》作者简介:姚察姚察(533年—606年),字伯审,南朝吴兴武康(今浙江杭州西北)人,南朝历史学家,先后在梁、陈、隋三朝做官,参与修史工作。 他在陈朝时,开始撰梁、陈二史,未成。 隋文帝开皇九年(589年),他又奉诏继续撰梁、陈二史。 据说,姚察“博极坟素,尤善人物,至于姓氏所起,枝叶所分,官职姻聚,兴衰高下,举而论之,无所遗失。 ”在门阀风气很盛的南北朝时期,史学家的这种学识和修养无疑是很重要的。 然而,姚察终于未能完成梁、陈二史,就在隋炀帝大业二年(606年)去世了。 临终之前,他告诫儿子思廉一定要“续成其志”。 姚思廉(557年~637年),字简之,本名简,以字行,雍州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 父姚察,在梁朝以文才著称。 陈时任吏部尚书,领大著作。 陈灭后入隋,任秘书丞,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、陈两代历史。 史称其“学兼儒史,见重于三代”。 大业二年(606年)姚察死,遗嘱思廉继续完成这两部史书。 贞观初,姚思廉任著作郎、弘文馆学士。 后官至散骑常侍。 姚思廉继承了父亲遗志,为父亲守丧期满,即上表陈述父亲遗愿,请求继续修撰二史。 隋炀帝下诏准许后,他一直在为此努力工作。 唐太宗贞观三年(629年),他又受诏同秘书监魏征同撰梁、陈二史。 在父亲遗稿的基础上,他进一步采择谢昊、顾野王诸家旧作,经编纂校注,于贞观九年(635年)修成《梁书》《陈书》。 这两部史书的总论为监修魏征所作,其余部分都是姚氏父子几十年心血的结晶。 书中有二十六卷梁朝前期人物列传的卷末论赞称“陈吏部尚书姚察曰”云云,可以推想,这些部分是姚察的原稿。 姚思廉受唐太宗诏撰《梁书》时,已年过七旬。 太宗命秘书监魏徵主持梁、陈、齐、周、隋五史的修撰,并参预撰写论赞,所以卷六敬帝纪后总论梁朝一代兴亡的论赞署名“史臣郑国公魏征”。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,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,于史文撰著方面,文字简洁朴素,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,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,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0:19:08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7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