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太叔 内容: 历史来源  1、出自姬姓,是卫国开国始祖康叔的后代,以祖上次第排名为氏。 春秋时,卫国国君卫文公姬毁的第三个儿子叫姬仪。 在古代,兄弟以伯仲叔季为次序来排名,姬仪因为排行老三,所以人称叔仪,又因为他是王族之后,所以世称太叔仪。 他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次第排名字命姓,称太叔复姓。 2、亦出自姬姓,以祖上封号为氏。 春秋时,郑庄公名叫寤生,他的弟弟叫作段,被封在京,世称京城太叔,其后代子孙遂以祖先封号命姓,称太叔复姓。 家族名人  太叔仪:古代春秋时期,卫国有一位周朝的王族后代叫姬仪,姬仪排行第三,也就是卫文公姬毁的第三个儿子。 古时候,兄弟辈排行次序,老大称伯,老二称仲,老三称叔,老四称季。 姬仪为老三,就称作叔仪。 而姬姓源自周朝王族,(周文王叫姬昌,周武王叫姬发)于是外人称呼叔仪时为表示尊敬,就称他太叔仪。 太叔仪的子孙,以先辈的身份为荣耀,世代姓太叔。 太叔段:春秋郑国人。 郑武公少子,庄公弟。 母爱而欲立为太子,武公不许。 在古代,太叔这样的尊称是被普遍采用,称呼王公贵族中排行三的子弟,而也可能被子孙延用演变成姓氏。 见于古书记载的春秋时郑国有一位京城太叔,他也是周朝姬姓王族的后代,名叫段,受封于京城。 他的后代就取京城太叔中的“太叔”两字为姓。 迁徙分布  (缺)太叔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 太叔姓并不多见,源起皇族姓氏。 一是出自姬姓。 春秋时期,卫国国君卫文公的第三子名仪,而卫文公是周朝的王族后代。 按古时的排序规则,三子应为叔字(古时候,兄弟辈排行次序,老大称伯,老二,三,四分别是仲,叔,季)。 因此,仪又称作叔仪。 为表示对周室皇族的尊重,他人称呼叔仪时都加个“太”字,即为太叔仪。 太叔仪的子孙,以此身份为荣耀,改姓太叔。 后来,太叔这个称呼在贵族中流传。 凡王公皇室贵族中排行三的子弟,都称之为太叔,他们的子孙也演变为越来越多的太叔氏。 二是出自春秋郑庄公之弟段,他也是周朝姬姓王族的后代,受封于京城,众人称之为京城太叔。 他的后代就取太叔两字为姓。 太叔氏望出东平郡(在今天山东省东平、泰安一带),这个姓氏到了秦汉以后便逐渐少见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9:05:13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64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