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卷二十二 谬误谲诈附 内容: 【原文】 东南之美,有会稽之竹箭。 竹为竹,箭为箭,盖二物也。 今采箭以为矢,而通谓矢为箭者,因其箭名之也。 至于用木为笴,而谓之箭,则谬矣。 丁晋公之逐,土大夫远嫌,莫敢与之通声问。 一日,忽有一书与执政。 执政得之,不敢发,立具上闻。 洎发之,乃表也,深自叙致,词颇哀切。 其间两句曰:“虽迁陵之罪大,念立主之功多。 ”遂有北还之命。 谓多智变,以流人无因达章秦,遂托为执政书。 度以上闻,因蒙宽宥。 尝有人自负才名,后为进士状首,扬历贵近。 曾谪官知海州,有笔工善画水,召使画便厅掩障,自为之记,自书丁壁间。 后人以其时名,至今严护之。 其间叙画水之因曰:“设于听事,以代反坫。 ”人莫不怪之。 余窃意其心,以谓“邦君屏塞门,管氏亦屏塞门;邦君为两君之好,有反坫,管氏亦有反坫。 ”其文相属,故缪以屏为反坫耳。 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记事多诞。 其间叙草木异物,尤多谬妄。 率记异国所出,欲无根柢。 如云“一木五香:根旃檀,节沉香,花鸡舌,叶藿,胶薰陆。 ”此尤谬。 旃檀与沉香,两木元异。 鸡舌即今丁香耳,今药品中所用者亦非。 藿香自是草叶,南方至多。 薰陆,小木而大叶,海南亦有薰陆,乃其胶也,今谓之乳头香。 五物迥殊,元非同类。 丁晋公从车驾巡幸,礼成,有诏赐辅臣玉带。 时辅臣八人,行在祗侯库止有七带。 尚衣有带,谓之比玉,价直数百万,上欲以赐辅臣,以足其数。 晋公心欲之,而位在七人之下,度必不及已。 乃谕有司,不须发尚衣带,自有小私带,且可服之以谢,候还京别赐可也。 有司具以此闻。 既各受赐,而晋公一带仅如指阔。 上顾谓近侍曰:“丁谓带与同列大殊,速求一带易之。 ”有司奏“唯有尚衣御带”,遂以赐之。 其带熙宁中復归内府。 黄宗旦晚年病目。 每奏事,先具奏目,成诵于口。 至上前,展奏目诵之,其实不见也。 同列害之。 密以他书易其奏目,宗旦不知也。 至上前,所诵与奏目不同,归乃觉之。 遂乞致仕。 京师卖卜者,唯利举场时举人占得失。 取之各有术:有求目下之利者,凡有人问,皆日“必得。 ”士人乐得所欲,竟往问之。 有邀以后之利者,凡有人问,悉日“不得”。 下第者常过十分之七,皆以谓术精而言直,后举倍获。 有因此著名。 终身飨利者。 包孝肃尹京,号为明察。 有编民犯法,当杖脊。 吏受赇,与之约曰:“今见尹,必付我责状。 汝第呼号自辩,我与汝分此罪。 汝决杖,我亦决杖。 ”既而包引囚问毕,果付吏责状。 囚如吏言,分辩不已。 吏大声诃之曰:“但受脊杖出去,何用多言! ”包谓其市权,捽吏于庭,杖之十七。 特宽囚罪,止从杖坐,以抑吏势。 不知乃为所卖,卒如素约。 小人为奸,固难防也。 孝肃天性峭严,未尝有笑容,人谓“包希仁笑比黄河清”。 李溥为江、淮发运使,每歳奏计,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,结纳当途,莫知纪极。 章献太后垂帘时,溥因奏事,盛称浙茶之美,云:“自来进御,唯建州饼茶,而浙茶未尝修贡。 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,乞进入内。 ”自国门挽船而入,称进奉茶纲,有司不敢问。 所贡余者,悉入私室。 溥晚年以贿败,窜谪海州。 然自此遂为发运司歳例,每发运使入奏,舳舻蔽川,自泗州七日至京。 余出使淮南时,见有重载入汴者,求得其籍,言两浙笺纸三暖船,他物称是。 崔融为《瓦松赋》云:“谓之木也,访山客而未详;谓之草也,验农皇而罕记。 ”段成式难之曰:“崔公博学,无不该悉,岂不知瓦松已有著说? ”引梁简文诗:“依檐映昔耶。 ”成式以昔耶为瓦松,殊不知昔耶乃是垣衣,瓦松自名昨叶,保成式亦自不识? 江南陈彭年,博学书史,于礼文尤所详练。 归朝列于侍从,朝廷郊庙礼仪,多委彭年裁定,援引故事,颇为详洽。 尝摄太常卿,导驾,误行黄道上。 有司止之,彭年正色回顾曰:“自有典故。 ”礼曹素畏其该洽,不復敢诘问。 海物有车渠,蛤属也,大者如箕,背有渠垄,如蚶壳,故以为器,致如白玉。 生南海。 《尚书大传》曰:“文王囚于羑里,散宜生得大贝,如车渠以献纣。 ”郑康成乃解之曰:“渠,车罔也。 ”盖康成不识车渠,谬解之耳。 李献臣好为雅言。 曾知郑州,时孙次公为陕漕罢赴阙,先遣一使臣入京。 所遣乃献臣故吏,到郑庭参,献臣甚喜,欲令左右延饭,乃问之曰:“餐来未? ”使臣误意“餐”者谓次公也,遽对曰:“离长安日,都运待制已治装。 ”献臣曰:“不问孙待制,官人餐来未? ”其人惭沮而言曰:“不敢仰昧,为三司军将日,曾吃却十三。 ”盖鄙语谓遭杖为餐。 献臣掩口曰:“官人误也。 问曾与未曾餐饭,欲奉留一食耳”。 【译文】 丁晋公被放逐,士大夫避嫌疑,没有人敢与他互通声息,以书信问讯往来。 有一天,忽然有他的一封信投给执政大臣,执政大臣收信后不敢打开,立即报告给了皇上。 等到打开信封,才知道里面装的  是给皇上的奏表,表中用尽心机委婉陈述自己的处境,为自己开脱,言词似乎恳切,心迹颇令人同情。 其中有两句说:“虽迁移先帝陵址之事罪大,还望皇上念及罪臣辅佐先帝之功多。 ”于是有仁宗允许他迁居内地的诏命。 丁谓多智术权变,以流放之人没有途径把私人章奏送到皇帝手上,于是假托为写给执政的书信,估计执政会不敢开拆而报告给皇帝,竟因此获得皇帝的宽恕而内迁。 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一书,记事多有荒诞不经之处。 其中记叙奇花异草、珍贵树木尤多错误和歪曲,大抵记别国所出者几乎没有根底。 如书中说:“有一种树能产五种香料:它的根是檀香,枝节是  沉香,花是鸡舌香,叶是藿香,流出的胶是薰陆香。 ”这是特别荒谬的。 檀香与沉香两种树木原是不同的。 鸡舌香就是现在的丁香,今日药品中所用的鸡舌香也不是真正的鸡舌香。 藿香自是草本植物,叶也是草叶,南方极为多见。 薰陆香是小木本而大叶子,海南也有,所谓“薰陆”指的是它的胶,现在叫做“乳头香”。 这五种植物迥然不同,原不属于同一类别。 包孝肃为权知开封府,以明察著称。 有个平民犯法当受杖脊之刑,府中有个吏人受了他的贿赂,与他约定说:“今天府尹要提讯你,一定会把写具结书的事交给我。 你只管呼天喊地地为自己辩解,我  给你分担罪责,你被判打板子,我也被判打板子。 ”没过多会儿,包拯叫人押囚犯上堂审讯完毕,果然叫吏人起草案子的具结书,囚犯按吏人事先的嘱咐,辩解个不停。 吏人大声诃斥说:“你只管受脊杖滚出去,何必啰唆! ”包拯以为这吏人越职卖权,把他揪到公堂上,打他屁股十七板,而特地宽减了囚犯的罪行,也只判他受臀杖,以抑制吏人的权势。 其实包拯不知道已为吏人所卖,判决的结果最终和吏人事先与犯人的约定一样。 小人做奸诈的勾当,本来就是很难防范的。 包孝肃天性峭刻严厉,未尝有笑容,时人称“包拯笑比黄河清”。 李溥为江淮发运使,每年的年终进京奏报财计状况,即以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,肆无忌惮,不知收敛。 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时,李溥利用奏事的机会,盛称浙江茶叶的优美  精善,又说:“自来向皇宫进贡的,只有建州的饼茶,而浙江茶不曾修贡。 本司用节余的钱买到浙江茶数千斤,请求允许贡入内宫。 ”他所调度的运茶船,直接从京城大门下的汴水道牵挽到城里,号称是“进奉皇帝的茶纲”,有关部门都不敢盘查。 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,他都装入了私囊。 李溥晚年以贿赂遭查处落败,被贬斥流放到海州,然而他所首开的茶贡却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。 每当发运使入奏茶纲进京,长长的大船遮蔽河面,从泗州连行七日到达京城。 我出使淮南时,见有满载着货物准备入汴京的船只,曾设法弄到这些船只的货物单,上面虽写着“两浙笺纸三暖船”,其实所运送的其他贡物或私载的货物,都不亚于簿子上所登记的物品的数量。 海中有种生物叫砗磲,属于蚌蛤之类。 大的有簸箕那么大,背上有沟有垄,像蚶子的壳,所以人们用它的壳作装饰器物,纹理细密,如同白玉。 生于南海中。 《尚书大传》说:“文王被囚禁于羑里,  散宜生得一大贝如砗磲,以献给纣王。 ”郑康成竟解释说:“渠,就是车辋。 ”大概康成不知道什么是砗磲,不过误解之而已。 【赏析】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7:34:26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54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