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卷八 传·高五王传 内容: 高皇帝八男:吕后生孝惠帝,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,薄姬生孝文帝,戚夫人生赵隐王如意,赵姬生淮南厉王长,诸姬生赵幽王友、赵共王恢、燕灵王建。 淮南厉王长自有传。 齐倬惠王肥,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。 高祖六年立,食七十余城。 诸民能齐言者皆与齐。 孝惠二年,入朝。 帝与齐王燕饮太后前,置齐王上坐,如家人礼。 太后怒,乃令人酌两卮鸩酒置前,令齐王为寿。 齐王起,帝亦起,欲俱为寿。 太后恐,自起反卮。 齐王怪之,因不敢饮,阳醉去。 问,知其鸩,乃忧,自以为不得脱长安。 内史士曰:“太后独有帝与鲁元公主,今王有七十余城,而公主乃食数城。 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,太后必喜,王无患矣。 ”于是齐王献城阳郡以尊公主为王太后。 吕太后喜而许之。 乃置酒齐邸,乐饮,遣王归国。 后十三年薨,子襄嗣。 赵隐王如意,九年位。 四年,高祖崩,吕太后征王到长安,鸩杀之。 无子,绝。 赵幽王友,十一年立为淮阳王。 赵隐王如意死,孝惠元年,徙友王赵,凡立十四年。 友以诸吕女为后,不爱,爱它姬。 诸吕女怒去,谗之于太后曰:“王曰‘吕氏安得王? 太后百岁后,吾必击之。 ’”太后怒,以故召赵王。 赵王至,置邸不见,令卫国守之,不得食。 其群臣或窃馈之,辄捕论之。 赵王饿,乃歌曰:“诸吕用事兮,刘氏微;迫胁王侯兮,强授我妃。 我妃既妒兮,诬我以恶;谗女乱国兮,上曾不寤。 我无忠臣兮,何故弃国? 自快中野兮,苍天与直! 于嗟不可悔兮,宁早自贼! 为王饿死兮,谁者怜之? 吕氏绝理兮,托天报仇! ”遂幽死。 以民礼葬之长安。 高后崩,孝文即位,立幽王子遂为赵王。 二年,有司请立皇子为王。 上曰:“赵幽王幽死,朕甚怜之。 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。 遂弟辟强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、东牟侯兴居有功,皆可王。 ”于是取赵之河间立辟强,是为河间文王。 文王立十三年薨,子哀王福嗣。 一年薨,无子,国除。 赵王遂立二十六年,孝景时晁错以过削赵常山郡,诸侯怨,吴、楚反,遂与合谋起兵。 其想建德、内史王悍谏,不听。 遂烧杀德,悍,兵发住其西界,欲待吴、楚俱进,北使匈奴与连和。 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,赵王城守邯郸,相距七月。 吴、楚败,匈奴闻之,亦不肯入边。 栾布自破齐还,并兵引水灌赵城。 城坏,王遂自杀,国除。 景帝怜赵相、内史守正死,皆封其子为列侯。 赵共王恢。 十一年,梁王彭越诛,立恢为梁王。 十六年,赵幽王死,吕后徙恢王赵,恢心不乐。 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,王后从官皆诸吕也,内擅权,微司赵王,王不得自恣。 王有爱姬,王后鸩杀之。 王乃为歌诗四章,令乐人歌之。 王悲思,六月自杀。 太后闻之,以为用妇人故自杀,无思奉宗庙礼,废其嗣。 燕灵王建。 十一年,燕王卢绾亡入匈奴,明年,立建为燕王。 十五年薨,有美人子,太后使人杀之,绝后。 齐悼惠王子,前后凡九人为王:太子襄为齐哀王,次子章为城阳景王,兴居为济北王,将闾为齐王,志为济北王,辟光为济南王,贤为菑川王,卬为胶西王,雄渠为胶东王。 齐哀王襄,孝惠六年嗣立。 明年,惠帝崩,吕太后称制。 元年,以其兄子鄜侯吕台为吕王,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。 明年,哀王弟章入宿卫于汉,高后封为朱虚侯,以吕禄女妻之。 后四年,封章弟兴居为东牟侯,皆宿卫长安。 高后七年,割齐琅邪郡,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。 是岁,赵王友幽死于邸。 三赵王既废,高后立诸吕为三王,擅权用事。 章年二十,有气力,忿刘氏不得职。 尝入侍燕饮,高后令章为酒吏。 章自请曰:“臣,将种也,请得以军法行酒。 ”高后曰:“可。 ”酒酣,章进歌舞,已而曰:“请为太后言耕田。 ”高后儿子畜之,笑曰:“顾乃父知田耳,若生而为王子,安知田乎? ”章曰:“臣知之。 ”太后曰:“试为我言田意。 ”章曰:“深耕穊种,立苗欲疏;非其种者,鉏而去之。 ;太后默然。 顷之,诸吕有一人醉,亡酒,章追,拔剑斩之而还报曰:’有亡酒一人,臣谨行军法斩之。 ”太后左右大惊。 业已许其军法,亡以罪也。 因罢酒。 自是后,诸吕惮章,虽大臣皆依朱虚侯。 刘氏为强。 其明年,高后崩。 赵王吕禄为上将军,吕王产为相国,皆居长安中,聚兵以威大臣,欲为乱。 章以吕禄女为妇,知其谋,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玉,欲令发兵西,朱虚侯、东牟侯欲从中与大臣为内应,以诛诸吕,因立齐王为帝。 齐王闻此计,与其舅驷钧、郎中令祝午、中尉魏勃阴谋发兵。 齐相召平闻之,乃发兵入卫王宫。 魏勃给平曰:“王欲发兵,非有汉虎符验也。 而相君围王,固善。 勃请为君将兵卫卫王。 ”召平信之,乃使魏勃将。 勃既将,以兵围相府。 召平曰:“嗟乎! 道家之言‘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’。 ”遂自杀。 于是齐王以驷钧为相,魏勃为将军,祝午为内史,悉发国中兵。 使祝午给琅邪王曰:“吕氏为乱,齐王发兵欲西诛之。 齐王自以儿子,年少,不习兵革之事,愿举国委大王。 大王自高帝将也,习战事。 齐王不敢离兵,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,并将齐兵以西平关中之乱。 ”琅邪王信之,以为然,乃驰见齐王。 齐王与魏勃等因留琅邪王,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而并将其兵。 琅邪王刘泽既欺,不得反国,乃说齐王曰:“齐悼惠王,高皇帝长子也,推本言之,大王高皇帝適长孙也,当立。 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,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,大臣固待泽决计。 今大王留臣无为也,不如使我入关计事。 ”齐王以为然,乃益具车送琅邪王。 琅邪王既行,齐遂举兵西攻吕国之济南。 于是齐王遗诸侯王书曰:“高帝平定天下,王诸子弟。 悼惠王薨,惠帝使留侯张良立臣为齐王。 惠帝崩,高后用事,春秋高,听诸吕擅废帝更立,又杀三赵王,灭梁、赵、燕,以王诸吕,分齐国为四。 忠臣进谏,上或乱不听。 今高后崩,皇帝春秋富,未能治天下,固待大臣诸侯。 今诸吕又擅自尊官,聚兵严威,劫列侯忠臣,挢制以令天下,宗庙以危。 寡人帅兵入诛不当为王者。 ”汉闻之,相国吕产等遣大将军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。 婴至荥阳,乃谋曰:“诸吕举兵关中,欲危刘氏而自立,今我破齐还报,是益吕氏资也。 ”乃留兵屯荧阳,使人谕齐王及诸侯,与连和,以待吕氏之变而共诛之。 齐王闻之,乃屯兵西界待约。 吕禄、吕产欲作乱,朱虚侯章与太尉勃、丞相平等诛之。 章首先斩吕产,太尉勃等乃尽诛诸吕。 而琅邪王亦从齐至长安。 大臣议欲立齐王,皆曰:“母家驷钧恶戾,虎而冠者也。 访以吕氏故,几乱天下,今又立齐王,是欲复为吕氏也。 代王母家薄氏,君子长者,且代王,高帝子,于今见在,最为长。 以子则顺,以善人则大臣安。 ”于是大臣乃谋迎代王,而遣章以诛吕氏事告齐王,今罢兵。 灌婴在荥阳,闻魏勃本教齐王反,既诛吕氏,罢齐兵,使使召责问魏勃。 勃曰:“失火之家,岂暇先言丈人后救火乎! ”因退立,股战而栗。 恐不能言者,终无他语。 灌将军孰视,笑曰:“人谓魏勃勇,妄庸人耳,何能为乎! ”乃罢勃勃父以善鼓琴见秦皇帝。 及勃少时,欲求见齐相曹参,家贫无以自通,乃常独早扫齐相舍人门外。 舍人怪之,以为物而司之,得勃。 勃曰:“愿见相君无因,故为子扫,欲以求见。 ”于是舍人见勃,曹参因以为舍人。 壹为参御言事,以为贤,言之悼惠王。 王召见,拜为内史。 始悼惠王得自置二千石。 及悼惠王薨,哀王嗣,勃用事重于相。 齐王既罢兵归,而代王立,是为孝文帝。 文帝元年,尽以高后时所割齐之城阳、琅邪、济南郡复予齐,而徙琅邪王王燕。 益封朱虚侯、东牟侯各二千户,黄金千斤。 是岁,齐哀王薨,子文王则嗣。 十四年薨,无子,国除。 城阳景王章,孝文二年以朱虚侯与东牟侯兴居俱立,二年薨。 子共王喜嗣。 孝文十二年,徙王淮南,五年,复还王城阳,凡立三十三年薨。 子顷王延嗣,二十六年薨。 子敬王义嗣,九年薨。 子惠王武嗣,十一年薨。 子荒王顺嗣,四十六年薨。 子戴王恢嗣,八年薨。 子孝王景嗣,二十四年薨。 子哀王云嗣,一年薨,无子,国绝。 成帝复立云兄俚为城阳王,王莽时绝。 济北王兴居初以东牟倨与大臣共立文帝于代邸,曰:“诛吕氏,臣无功,请与太仆滕公俱入清宫。 ”遂将少帝出,迎皇帝入宫。 始诛诸吕时,朱虚侯章功尤大,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,尽以梁地王兴居。 及文帝立,闻朱虚、东牟之初欲立齐王,故黜其功。 二年,王诸子,乃割齐二郡以王章、兴居。 章、兴居意自以失职夺功。 岁余,章薨,而匈奴大入边,汉多兵发,丞相灌婴将击之,文帝亲幸太原。 兴居以为天子自击胡,遂发兵反,上闻之,罢兵归长安,使棘蒲侯柴将军击破,虏济北王。 王自杀,国除。 文帝悯济北王逆乱以自灭,明年,尽封悼惠王诸子罢军等七人为列侯。 至十五年,齐文王又薨,无子。 时悼惠王后尚有城阳王在,文帝怜悼惠王適嗣之绝,于是乃分齐为六国,尽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。 齐孝王将闾以杨虚侯立,济北王志以安都侯立,菑川王贤以武成侯立,胶东王雄渠以白石侯立,胶西王卬以平昌侯立,济南王辟光以扐侯立。 孝文十六年,六王同日俱立。 立十一年,孝景三年,吴、楚反,胶东、胶西、菑川、济南王皆发兵应吴、楚。 欲与齐,齐孝王狐疑,城守不听。 三国兵共围齐,齐王使路中大夫告于天子。 天子复令路中大夫还报,告齐王坚守,汉兵今破吴、楚矣。 路中大夫至,三国兵围临菑数重,无从之。 三国将与路中大夫盟曰:“若反言汉已破矣,齐趣下三国,不且见屠。 ”路中大夫既许,至城下,望见齐王,曰:“汉已发兵百万,使太尉亚夫击破吴、楚,方引兵救齐,齐必坚守无下! ”三国将诛路中大夫。 齐初围急,阴与三国通谋,约未定,会路中大夫从汉来,其大臣乃复劝王无下三国。 会汉将栾布、平阳侯等兵至齐,击破三国兵,解围。 已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。 齐孝王惧,饮药自杀。 而胶东、胶西、济南、菑川王皆伏诛,国除。 独济北王在。 齐孝王之自杀也,景帝闻之,以为齐首善,以迫劫有谋,非其罪也,召立孝王太子寿,是为懿王。 二十三年薨,子厉王次昌嗣。 其母曰纪太后。 太后取其弟纪氏女为王后,王不爱。 纪太后欲其家重宠,令其长女纪翁主入王宫正其后宫无令得近王,欲令爱纪氏女。 王因与其姊翁主奸。 齐有宦者徐甲,入事汉皇太后。 皇太后有爱女曰修成君,修成君非刘氏子,太后怜之。 修成君有女娥,太后欲嫁之于诸侯。 宦者甲乃请使齐,必令王上书请娥。 皇太后大喜,使甲之齐。 时主父偃知甲之使齐以取后事,亦因谓甲:“即事成,幸言偃女愿得充王后宫。 ”甲至齐,风以此事。 纪太后怒曰:“王有后,后宫备具。 且甲,齐贫人,及为宦者入事汉,初无补益,乃欲乱吾王家! 且主父偃何为者? 乃欲以女充后宫! ”甲大穷,还报皇太后曰:“王已愿尚娥,然事有所害,恐如燕王。 ”燕王者,与其子昆弟奸,坐死。 故以燕感太后。 太后曰:“毋复言嫁女齐事! ”事浸淫闻于上。 主父偃由此与齐有隙。 偃方幸用事,因言:“齐临菑十万户,市租千金,人众殷富,巨于长安,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。 今齐王于亲属益疏。 ”乃从容言吕太后时齐欲反,及吴、楚时孝王几为乱。 今闻齐王与其姊乱。 于是武帝拜偃为齐相,且正其事。 偃至齐,急治王后宫宦者为王通于姊翁主所者,辞及王。 王年少,惧以罪为吏所执诛,乃饮药自杀。 是时,赵王惧主父偃壹出败齐,恐其渐疏骨肉,乃上书言偃受金及轻重之短,天子亦因囚偃。 公孙弘曰:“齐王以忧死,无后,非诛偃无以塞天下之望。 ”偃遂坐诛。 厉王立五年,国除。 济北王志,吴、楚反时初亦与通谋,后坚守不发兵,故得不诛,徙王菑川。 元朔中,齐国绝。 悼惠王后唯有二国:城阳、菑川。 菑川地比齐,武帝为悼惠王冢园在齐,乃割临菑东圜悼惠王冢园邑尽以予菑川,今奉祭祀。 志立三十五年薨,是为懿王。 子靖王建嗣,二十年薨。 子顷王遗嗣,三十五年薨。 子思王终古嗣。 五凤中,青州刺史奏终古使所爱奴与八子及诸御婢奸,终古或参与被席,或白昼使裸伏,犬马交接,终古亲临观。 产子,辄曰:“乱不可知,使去其子。 ”事下丞相、御史,奏:“终古位诸侯王,以今置八子,秩比六百石,所以广嗣重祖也。 而终古禽兽行,乱君臣夫妇之别,悖逆人伦,请逮捕。 ”有诏:“削四县。 ”二十八年薨。 子考王尚嗣,五年薨。 子孝王横嗣,三十一年薨。 子怀王交嗣,六年薨。 子永嗣,王莽时绝。 赞曰:悼惠之王齐,最为大国。 以海内初定,子弟少,激秦孤立亡藩辅,故大封同姓,以填天下。 时诸侯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下众官,如汉朝,汉独为置丞相。 自吴、楚诛后,稍夺诸侯权,左官附益阿党之法设。 其后诸侯唯得衣食租税,贫者或乘牛车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09:18:24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4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