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列传·第四十一章 内容: 孙惠,字德施,吴国富阳人,吴豫章太守贲曾孙也。 父祖并仕吴。 惠口讷,好 学有才识,州辟不就,寓居萧沛之间。 永宁初,赴齐王冏义,讨赵王伦,以功封晋 兴县侯,辟大司马户曹掾,转东曹属。 冏骄矜僭侈,天下失望。 惠献言于冏,讽以 五难、四不可,劝令归籓,辞甚切至。 冏不纳。 惠惧罪,辞疾去。 顷之,冏果败。 成都王颖荐惠为大将军参军、领奋威将军、白沙督。 是时,颖将征长沙王乂,以陆 机为前锋都督。 惠与机同乡里,忧其致祸,劝机让都督于王粹。 及机兄弟被戮,惠 甚伤恨之。 时惠又擅杀颖牙门将梁俊,惧罪,因改姓名以遁。 后东海王越举兵下邳,惠乃诡称南岳逸士秦秘之,以书干越曰:天祸晋国,遘兹厄运。 历观危亡,其萌有渐,枝叶先零,根株乃毙。 伏惟明公 资睿哲之才,应神武之略,承衰乱之余,当倾险之运,侧身昏谗之俗,局蹐凶谄之 间。 执夷正立,则取疾奸佞;抱忠怀直,则见害贼臣。 餔糟非圣性所堪,苟免非英 雄之节,是以感激于世,发愤忘身。 抗辞金门,则謇谔之言显;扶翼皇家,则匡主 之功著。 事虽未集,大命有在。 夫以汉祖之贤,犹有彭城之耻;魏武之能,亦有濮 阳之失。 孟明三退,终于致果;勾践丧众,期于擒吴。 今明公名著天下,声振九域, 公族归美,万国宗贤。 加以四王齐圣,仁明笃友,急难之感,同奖王室,股肱爪牙, 足相维持。 皇穹无亲,惟德是辅,恶盈福谦,鬼神所赞。 以明公达存亡之符,察成 败之变,审所履之运,思天人之功,武视东夏之籓,龙跃海嵎之野。 西谘河间,南 结征镇,东命劲吴锐卒之富,北有幽并率义之旅,宣喻青徐,启示群王,旁收雄俊, 广延秀杰,纠合携贰,明其赏信。 仰惟天子蒙尘鄴宫,外矫诏命,擅诛无辜,豺狼 篡噬,其事无远。 夫心火倾移,丧乱可必,太白横流,兵家攸杖,岁镇所去,天厌 其德。 玄象著明,谪谴彰见。 违天不祥,奉时必克。 明公思安危人神之应,虑祸败 前后之征,弘劳谦日昃之德,躬吐握求贤之义,倾府竭库以振贫乏,将有济世之才, 渭滨之士,含奇谟于硃脣,握神策于玉掌,逍遥川岳之上,以俟真人之求。 目想不 世之佐,耳听非常之辅,举而任之,则元勋建矣。 秘之不天,值此衰运,窃慕墨翟、申包之诚,跋涉荆棘,重茧而至,栉风沐雨, 来承祸难。 思以管穴毗佐大猷,道险时吝,未敢自显。 伏在川泥,系情宸极,谨先 白笺,以启天虑。 若犹沈吟际会,徘徊二端,徼幸在险,请从恕宥之例。 明公今旋轸臣子之邦,宛转名义之国,指麾则五岳可倾,呼噏则江湖可竭。 况 履顺讨逆,执正伐邪,是乌获摧冰,贲育拉朽,猛兽吞狐,泰山压卵,因风燎原, 未足方也。 今时至运集,天与神助,复不能鹊起于庆命之会,拔剑于时哉之机,恐 流滥之祸不在一人。 自先帝公王,海内名士,近者死亡,皆如虫兽,尸元曳于粪坏, 形骸捐于沟涧,非其口无忠贞之辞,心无义正之节,皆希目下之小生而惑终焉之大 死。 凡人知友,犹有刎颈之报,朝廷之内,而无死命之臣。 非独秘之所耻,惜乎晋 世之无人久矣。 今天下喁喁,四海注目。 社稷危而复安,宗庙替而复绍,惟明公兄 弟能弘济皇猷。 国之存亡,在斯举矣。 秘之以下才之姿,而值危乱之运,竭其狗马之节,加之忠贞之心,左属平乱之 鞬,右握灭逆之矢,控马鹄立,计日俟命。 时难获而易失,机速变而成祸,介如石 焉,实无终日,自求多福,惟君裁之! 越省书,榜道以求之,惠乃出见。 越即以为记室参军,专职文疏,豫参谋议。 除散骑郎、太子中庶子,复请补司空从事中郎。 越诛周穆等,夜召参军王廙造表, 廙战惧,坏数纸不成。 时惠不在,越叹曰:“孙中郎在,表久就矣。 ”越迁太傅, 以惠为军谘祭酒,数谘访得失。 每造书檄,越或驿马催之,应命立成,皆有文采。 除秘书监,不拜。 转彭城内史、广陵相,迁广武将军、安丰内史。 以迎大驾之功, 封临湘县公。 元帝遣甘卓讨周馥于寿阳,惠乃率众应卓,馥败走。 庐江何锐为安丰太守,惠 权留郡境。 锐以他事收惠下人推之,惠既非南朝所授,常虑谗间,因此大惧,遂攻 杀锐,奔入蛮中。 寻病卒,时年四十七。 丧还乡里,朝廷明其本心,追加吊赙。 熊远,字孝文,豫章南昌人也。 祖翘,尝为石崇苍头,而性廉直,有士风。 黄 门郎潘岳见而称异,劝崇免之,乃还乡里。 远有志尚,县召为功曹,不起,强与衣 帻,扶之使谒。 十余日荐于郡,由是辟为文学掾。 远曰:“辞大不辞小也。 ”固请 留县。 太守察远孝廉。 属太守讨氐羌,远遂不行,送至陇右而还。 后太守会稽夏静 辟为功曹。 及静去职,远送至会稽以归。 州辟主簿、别驾,举秀才,除监军华轶司 马、领武昌太守、宁远护军。 元帝作相,引为主簿。 时传北陵被发,帝将举哀,远上疏曰:“园陵既不亲行, 承传言之者未可为定。 且园陵非一,而直言侵犯,远近吊问,答之宜当有主。 谓应 更遣使摄河南尹案行,得审问,然后可发哀。 即宜命将至洛,修复园陵,讨除逆类。 昔宋杀无畏,庄王奋袂而起,衣冠相追于道,军成宋城之下。 况此酷辱之大耻,臣 子奔驰之日! 夫修园陵,至孝也;讨逆叛,至顺也;救社稷,至义也;恤遗黎,至 仁也。 若修此四道,则天下响应,无思不服矣。 昔项羽杀义帝以为罪,汉祖哭之以 为义,刘项存亡,在此一举。 群贼豺狼,弱于往日;恶逆之甚,重于丘山。 大晋受 命,未改于上;兆庶讴吟,思德于下。 今顺天下之心,命貔貅之士,鸣檄前驱,大 军后至,威风赫然,声振朔野,则上副西土义士之情,下允海内延颈之望矣。 ”属 有杜弢之难,不能从。 时江东草创,农桑弛废,远建议曰:“立春之日,天子祈谷于上帝,乃择元辰, 载耒耜,帅三公、九卿、诸侯、大夫,躬耕帝藉,以劝农功。 《诗》云:‘弗躬弗 亲,庶人不信。 ’自丧乱以来,农桑不修,游食者多,皆由去本逐末故也。 ”时议 美之。 建兴初,正旦将作乐,远谏曰;“谨案《尚书》,尧崩,四海遏密八音。 《礼》 云,凶年,天子撤乐减膳。 孝怀皇帝梓宫未反,豺狼当途,人神同忿。 公明德茂亲, 社稷是赖。 今杜弢蚁聚湘川,比岁征行,百姓疲弊,故使义众奉迎未举。 履端元日, 正始之初,贡士鳞萃,南北云集,有识之士于是观礼。 公与国同体,忧容未歇。 昔 齐桓贯泽之会,有忧中国之心,不召而至者数国。 及葵丘自矜,叛者九国。 人心所 归,惟道与义。 将绍皇纲于既往,恢霸业于来今,表道德之轨,阐忠孝之仪,明仁 义之统,弘礼乐之本,使四方之士退怀嘉则。 今荣耳目之观,崇戏弄之好,惧违 《云》、《韶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之美,非纳轨物,有尘大教。 谓宜设馔以赐群下 而已。 ”元帝纳之。 转丞相参军。 是时琅邪国侍郎王鉴劝帝亲征杜弢,远又上疏曰:“皇纲失统, 中夏多故,圣主肇祚,远奉西都。 梓宫外次,未反园陵,逆寇游魂,国贼未夷。 明 公忧劳,乃心王室,伏读圣教,人怀慷慨。 杜弢小竖,寇抄湘川,比年征讨,经载 不夷。 昔高宗伐鬼方,三年乃克,用兵之难,非独在今。 伏以古今之霸王遭时艰难, 亦有亲征以隆大勋,亦有遣将以平小寇。 今公亲征,文武将吏、度支筹量、舟舆器 械所出若足用者,然后可征。 愚谓宜如前遣五千人,径与水军进征,既可得速,必 不后时。 昔齐用穰苴,燕晋退军;秦用王翦,克平南荆。 必使督护得才,即贼不足 虑也。 ”会弢已平,转从事中郎,累迁太子中庶子、尚书左丞、散骑常侍。 帝每叹 其忠公,谓曰:“卿在朝正色,不茹柔吐刚,忠亮至到,可为王臣也。 吾所欣赖, 卿其勉之! ”及中兴建,帝欲赐诸吏投刺劝进者加位一等,百姓投刺者赐司徒吏,凡二十余 万。 远以为“秦汉因赦赐爵,非长制也。 今案投刺者不独近者情重,远者情轻,可 依汉法例,赐天下爵,于恩为普,无偏颇之失。 可以息检核之烦,塞巧伪之端。 ” 帝不从。 转御史中丞。 时尚书刁协用事,众皆惮之。 尚书郎卢綝将入直,遇协于大司马 门外。 协醉,使綝避之,綝不回。 协令威仪牵捽綝堕马,至协车前而后释。 远奏免 协官。 时冬雷电,且大雨,帝下书责躬引过,远复上疏曰:被庚午诏书,以雷电震,暴雨非时,深自克责。 虽禹汤罪己,未足以喻。 臣暗 于天道,窃以人事论之。 陛下节俭敦朴,恺悌流惠,而王化未兴者,皆群公卿士不 能夙夜在公,以益大化,素餐负乘,秕秽明时之责也。 今逆贼猾夏,暴虐滋甚,二帝幽殡,梓宫未反,四海延颈,莫不东望。 而未能 遣军北讨,仇贼未报,此一失也。 昔齐侯既败,七年不饮酒食肉,况此耻尤大。 臣 子之责,宜在枕戈为王前驱。 若此志未果者,当上下克俭,恤人养士,撤乐减膳, 惟修戎事。 陛下忧劳于上,而群官未同戚容于下,每有会同,务在调戏酒食而已, 此二失也。 选官用人,不料实德,惟在白望,不求才干,乡举道废,请托交行。 有 德而无力者退,修望而有助者进;称职以违俗见讥,虚资以从容见贵。 是故公正道 亏,私途日开,强弱相陵,冤枉不理。 今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,奉法为苛刻,尽礼 为谄谀,从容为高妙,放荡为达士,骄蹇为简雅,此三失也。 世所谓三失者,公法加其身;私议贬其非;转见排退,陆沈泥滓。 时所谓三善 者,王法所不加;清论美其贤;渐相登进,仕不辍官,攀龙附凤,翱翔云霄。 遂使 世人削方为圆,挠直为曲,岂待顾道德之清涂,践仁义之区域乎! 是以万机未整, 风俗伪薄,皆此之由。 不明其黜陟,以审能否,此则俗未可得而变也。 今朝廷群司以从顺为善,相违见贬,不复论才之曲直,言之得失也。 时有言者, 或不见用,是以朝少辩争之臣,士有禄仕之志焉。 郭翼上书,武帝擢为屯留令,又 置谏官,所以容受直言,诱进将来,故人得自尽,言无隐讳。 任官然后爵之,位定 然后禄之。 敷奏以言,明试以功,车服以庸。 舜犹历试诸难,而今先禄不试,甚违 古义,乱之所由也。 求才急于疏贱,用刑先于亲贵,然后令行禁止,野无遗滞。 尧 取舜于仄陋,舜拔贤于岩穴,姬公不曲绳于天伦,叔向不亏法于孔怀。 今朝廷法吏 多出于寒贱,是以章书日奏而不足以惩物,官人选才而不足以济事。 宜招贤良于屠 钓,聘耿介于丘园。 若此道不改,虽并官省职,无救弊乱也。 能哲而惠,何忧乎欢 兜,何迁乎有苗,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! 此官得其人之益也。 累迁侍中,出补会稽内史。 时王敦作逆,沈充举兵应之,加远将军,距而不受, 不输军资于充,保境安众为务。 敦至石头,讽朝廷征远,乃拜太常卿,加散骑常侍。 敦深惮其正而有谋,引为长史。 数月病卒。 远弟缙,名亚于远,为王敦主簿,终于鄱阳太守。 缙子鸣鹄,位至武昌太守。 王鉴,字茂高,堂邑人也。 父濬,御史中丞。 鉴少以文笔著称,初为元帝琅邪 国侍郎。 时杜弢作逆,江湘流弊,王敦不能制,朝廷深以为忧。 鉴上疏劝帝征之, 曰:天祸晋室,四海颠覆,丧乱之极,开辟未有。 明公遭历运之厄,当阳九之会, 圣躬负伊周之重,朝廷延匡合之望。 方将振长辔而御八荒,扫河汉而清天途。 所藉 之资,江南之地,盖九州之隅角,垂尽之余人耳。 而百越鸱视于五岭,蛮蜀狼顾于 湘汉,江州萧条,白骨涂地,豫章一郡,十残其八。 继以荒年,公私虚匮,仓库无 旬月之储,三军有绝乏之色。 赋敛搜夺,周而复始,卒散人流,相望于道。 残弱之 源日深,全胜之势未举。 鉴惧云旗反旆,元戎凯入,未在旦夕也。 昔齐旅未期而申 侯惧其老,况暴甲三年,介胄生虮虱,而可不深虑者哉! 江扬本六郡之地,一州封 域耳。 若兵不时戢,人不堪命,三江受敌,彭蠡振摇,是贼逾我垣墙之内,窥我室 家之好。 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,鉴之所甚惧也。 去年已来,累丧偏将,军 师屡失,送死之寇,兵厌奔命,贼量我力矣。 虽继遣偏裨,惧未足成功也。 愚谓尊 驾宜亲幸江州,然后方召之臣,其力可得而宣;熊罴之士,其锐可得而奋。 进左军 于武昌,为陶侃之重;建名将于安成,连甘卓之垒。 南望交广,西抚蛮夷。 要害之 地,勒劲卒以保之;深沟坚壁,按精甲而守之。 六军既赡,战士思奋,尔乃乘隙骋 奇,扰其窟穴,显示大信,开以生途,杜弢之颈固已锁于麾下矣。 议者将以大举役重,人不可扰。 鉴谓暂扰以制敌,愈于放敌而常扰也。 夫四体 者,人之所甚爱,苟宜伐病,则削肌刮骨矣。 然守不可虚,鉴谓王导可委以萧何之 任。 或以小贼方毙,不足动千乘之重。 鉴见王弥之初,亦小寇也,官军不重其威, 狡逆得肆其变,卒令温怀不守,三河倾覆,致有今日之弊,此已然之明验也。 蔓草 犹不可长,况狼兕之寇乎! 当五霸之世,将非不良,士非不勇,征伐之役,君必亲 之,故齐桓免胄于邵陵,晋文擐甲于城濮。 昔汉高、光武二帝,征无远近,敌无大 小,必手振金鼓,身当矢石,栉风沐雨,壶浆不赡,驰骛四方,匪遑宁处,然后皇 基克构,元勋以融。 今大弊之极,剧于曩代,崇替之命,系我而已。 欲使銮旂无野 次之役,圣躬远风尘之劳,而大功坐就,鉴未见其易也。 魏武既定中国,亲征柳城, 扬旍卢龙之岭,顿辔重塞之表,非有当时烽燧之虞,盖一日纵敌,终己之患,虽戎 略蒙险,不以为劳,况急于此者乎! 刘玄德躬登汉山,而夏侯之锋摧;吴伪祖亲氵 斥长江,而关羽之首悬;袁绍犹豫后机,挫衄三分之势;刘表卧守其众,卒亡全楚 之地。 历观古今拨乱之主,虽圣贤,未有高拱闲居不劳而济者也。 前鉴不远,可谓 蓍龟。 议者或以当今暑夏,非出军之时。 鉴谓今宜严戒,须秋而动。 高风启途,龙舟 电举,曾不十日,可到豫章。 豫章去贼尚有千里之限,但临之以威灵,则百胜之理 济矣。 既扫清湘野,涤荡楚郢,然后班爵序功,酬将士之劳;卷甲韬旗,广农桑之 务,播恺悌之惠,除烦苛之赋。 比及数年,国富兵强,龙骧虎步,以威天下,何思 而不服,何往而不济,桓文之功不难懋也。 今惜一举之劳,而缓垂死之寇,诚国家 之大耻,臣子之深忧也。 鉴以凡琐,谬蒙奖育,思竭遇忠以补万一。 刍荛之言,圣王不弃,戍卒之谋, 先后采之。 乞留神鉴,思其所陈。 疏奏,帝深纳之,即命中外戒严,将自征弢。 会弢已平,故止。 中兴建,拜驸马都尉、奉朝请,出补永兴令。 大将军王敦请为记室参军,未就 而卒,时年四十一。 文集传于世。 鉴弟涛及弟子ρ,并有才笔。 涛字茂略,历著作郎、无锡令。 ρ字庭坚,亦为 著作。 并早卒。 陈頵,字延思,陈国苦人也。 少好学,有文义。 父立宅起门,頵曰:“当使 容马车。 ”笑而从之。 仕为郡督邮,检获隐匿者三千人,为一州尤最。 太守刘享 拔为主簿,州辟部从事,乘马车还家,宗党荣之。 劾案沛王韬狱,未竟,会解结代杨准为刺史,韬因河间王颙属结。 结至大会, 问主簿史凤曰:“沛王贵籓,州据何法而擅拘邪? ”时頵在坐,对曰:“甲午诏书, 刺史衔命,国之外台,其非所部而在境者,刺史并纠。 事征文墨,前后列上,七被 诏书。 如州所劾,无有违谬。 ”结曰:“众人之言不可妄听,宜依法穷竟。 ”又问 僚佐曰:“河北白壤膏粱,何故少人士,每以三品为中正? ”答曰:“《诗》称 ‘维岳降神,生甫及申’。 夫英伟大贤多出于山泽,河北土平气均,蓬蒿裁高三尺, 不足成林故也。 ”结曰:“张彦真以为汝颍巧辩,恐不及青徐儒雅也。 ”頵曰: “彦真与元礼不协,故设过言。 老子、庄周生陈梁,伏羲、傅说、师旷、大项出阳 夏,汉魏二祖起于沛谯,准之众州,莫之与比。 ”结甚异之,曰:“豫州人士常半 天下,此言非虚。 ”会结迁尚书,结恨不得尽其才用。 元康中,举孝廉,而州将留之。 頵荐同县焦保曰:“保出自寒素,禀质清冲, 若得参嘉命,必能光赞大猷,允清朝望,使黄宪之徒不乏于豫土,令頵庶免臧文之 责。 ”州乃辟保。 齐王冏起义,州遣頵将兵赴之,拜驸马都尉。 遭贼避难于江西。 历阳内史硃彦 引为参军。 镇东从事中郎袁琇荐頵于元帝,迁镇东行参军事,典法兵二曹。 頵与王 导书曰:“中华所以倾弊,四海所以土崩者,正以取才失所,先白望而后实事,浮 竞驱驰,互相贡荐,言重者先显,言轻者后叙,遂相波扇,乃至陵迟。 加有庄老之 俗倾惑朝廷,养望者为弘雅,政事者为俗人,王职不恤,法物坠丧。 夫欲制远,先 由近始。 故出其言善,千里应之。 今宜改张,明赏信罚,拔卓茂于密县,显硃邑于 桐乡,然后大业可举,中兴可冀耳。 ”建兴初制,版补录事参军。 参佐掾属多设解故以避事任。 頵议:“诸僚属乘昔 西台养望余弊,小心恭肃,更以为俗,偃蹇倨慢,以为优雅。 至今朝士纵诞,临事 游行,渐弊不革,以至倾国。 故百寻之屋突直而燎焚,千里之堤蚁垤而穿败,古人 防小以全大,慎微以杜萌。 自今临使称疾,须催乃行者,皆免官。 ”初,赵王伦篡位,三王起义,制《己亥格》,其后论功虽小,亦皆依用。 頵意 谓不宜以为常式,驳之曰:“圣王悬爵赏功,制罚纠违,斯道苟明,人赴水火。 且 名器之实,不可妄假,非才谓之致寇,宠厚戒在斯亡。 昔孙秀口唱篡逆,手弄天机, 惠皇失御,九服无戴。 三王建议,席卷四海,合起义之众,结天下之心,故设《己 亥义格》以权济难。 此自一切之法,非常伦之格也。 其起义以来,依格杂猥,遭人 为侯,或加兵伍,或出皁仆,金紫佩士卒之身,符策委庸隶之门,使天官降辱,王 爵黩贱,非所以正皇纲重名器之谓也。 请自今以后宜停之。 ”頵以孤寒,数有奏议, 朝士多恶之,出除谯郡太守。 大兴初,以疾征。 久之,白衣兼尚书,因陈时务,以为“昔江外初平,中州荒 乱,故贡举不试。 宜渐循旧,搜扬隐逸,试以经策。 又马隆、孟观虽出贫贱,勋济 甚大,以所不习,而统戎事,鲜能以济。 宜开举武略任将率者,言问核试,尽其所 能,然后随才授任。 举十得一,犹胜不举,况或十得二三。 日磾降虏,七世内侍; 由余戎狄,入为秦相。 岂藉华宗之族,见齿于奔竞之流乎! 宜引幽滞之隽,抑华校 实,则天清地平,人神感应。 ”后拜天门太守,殊俗安之。 选腹心之吏为荆州参军,若有调发,动静驰白,故 恆得宿办。 陶侃征还,頵先至巴陵上礼。 侃以为能,表为梁州刺史。 绥怀荒弊,甚 有威惠。 梁州大姓互相嫉妒,说頵年老耳聋,侃召頵还,以西阳太守蒋巽代之。 年 六十九卒。 高崧,字茂琰,广陵人也。 父悝,少孤,事母以孝闻。 年十三,值岁饥,悝菜 蔬不餍,每致甘肥于母。 抚幼弟以友爱称。 寓居江州,刺史华轶辟为西曹书佐。 及 轶败,悝藏匿轶子经年,会赦乃出。 元帝嘉而宥之,以为参军,遂历显位,至丹阳 尹、光禄大夫,封建昌伯。 崧少好学,善史书。 总角时,司空何充称其明惠。 充为扬州,引崧为主簿,益 相钦重。 转骠骑主簿,举州秀才,除太学博士,父艰去职。 初,悝以纳妾致讼被黜, 及终,崧乃自系廷尉讼冤,遂停丧五年不葬,表疏数十上。 帝哀之,乃下诏曰: “悝备位大臣,违宪被黜,事已久判。 其子崧求直无已。 今特听传侯爵。 ”由是见 称。 拜中书郎、黄门侍郎。 简文帝辅政,引为抚军司马。 时桓温擅威,率众北伐,军次武昌,简文患之。 崧曰:“宜致书喻以祸福,自当反旆。 如其不尔,便六军整驾,逆顺于兹判矣。 若 有异计,请先衅鼓。 ”便于坐为简文书草曰:“寇难宜平,时会宜接,此实为国远 图,经略大算。 能弘斯会,非足下而谁! 但以此兴师动众,要当以资实为本。 运转 之艰,古人之所难,不可易之于始而不熟虑,须所以深用惟疑,在乎此耳。 然异常 之举,众之所骇,游声噂沓,想足下亦少闻之。 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。 或能望风 振扰,一时崩散。 如其不然者,则望实并丧,社稷之事去矣。 皆由吾暗弱,德信不 著,不能镇静群庶,保固维城,所以内愧于心,外惭良友。 吾与足下虽职有内外, 安社稷,保家国,其致一也。 天下安危,系之明德。 先存宁国,而后图其外,使王 基克隆,大义弘著,所望于足下。 区区诚怀,岂可复顾嫌而不尽哉! ”温得书,还 镇。 崧累迁侍中。 是时谢万为豫州都督,疲于亲宾相送,方卧在室。 崧径造之,谓 曰:“卿令疆理西籓,何以为政? ”万粗陈其意。 崧便为叙刑政之要数百言。 万遂 起坐,呼崧小字曰:“阿酃! 故有才具邪! ”哀帝雅好服食,崧谏以为“非万乘所 宜。 陛下此事,实日月之一食也”。 后以公事免,卒于家。 子耆,官至散骑常侍。 史臣曰:昔张良拙说项氏,巧谋于沛公;孙惠沮计齐王,耀奇于东海,终而誓 甘之旅炎运载昌,称狩之师金行不竞。 岂遭时之会斯蹇,将谋国之道未通? 迷于委 质之贞,暗于所修之虑,本既颠矣,何以能终! 熊远、王鉴有毗济之道,比之大厦, 其榱桷之佐乎! 崧之诋温,頵之距结,挫其劳役之策,申其汝颍之论,采郭嘉之风 旨,挹硃育之余波,故桓温辍许攸之谋,解结钦王朗之迹。 缉之时典,用此道欤! 赞曰:临湘游艺,才识英发。 诡名违颖,陈书干越。 孝文忠謇,嘉言斯践。 茂 高器鉴,雕章尤善。 侯爵崧传,高门頵显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09:51:03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4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