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帝纪·第八章 内容: 穆皇帝讳聃,字彭子,康帝子也。 建元二年九月丙申,立为皇太子。 戊戌,康帝崩。 己亥,太子即皇帝位,时年二岁。 大赦,尊皇后为皇太后。 壬寅,皇太后临朝摄政。 冬十月乙丑,葬康皇帝于崇平陵。 十一月庚辰,车骑将军庾冰卒。 永和元年春正月甲戌朔,皇太后设白纱帷于太极殿,抱帝临轩。 改元。 甲申,进镇军将军、武陵王晞为镇军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以镇军将军顾众为尚书右仆射。 夏四月壬戌,诏会稽王昱录尚书六条事。 五月戊寅,大雩。 尚书令、金紫光禄大夫、建安伯诸葛恢卒。 六月癸亥,地震。 秋七月庚午,持节、都尉江荆司梁雍益宁七州诸军事、江州刺史、征西将军、都亭侯庾翼卒。 翼部将于瓚、戴羲等杀冠军将军曹据,举兵反,安西司马硃焘讨平之。 八月,豫州刺史路永叛奔于石季龙。 庚辰,以辅国将军、徐州刺史桓温为安西将军、持节、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,领护南蛮校尉、荆州刺史。 石季龙将路永屯于寿春。 九月丙申,皇太后诏曰:“今百姓劳弊,其共思详所以振恤之宜。 及岁常调非军国要急者,并宜停之。 ”冬十二月,李势将爨頠来奔。 凉州牧张骏伐焉耆,降之。 二年春正月丙寅,大赦。 己卯,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扬州诸军事、扬州刺史、骠骑将军、录尚书事、都乡侯何充卒。 二月癸丑,以左光禄大夫葵谟领司徒,录尚书六条事、抚军大将军、会稽王昱及谟并辅政。 三月丙子,以前司徒左长史殷浩为建武将军、扬州刺史。 夏四月己酉朔,日有蚀之。 五月丙戌,凉州牧张骏卒,子重华嗣。 六月。 石季龙将王擢袭武街,执张重华护军胡宣。 又使麻秋、孙伏都伐金城,太守张冲降之。 重华将谢艾击秋,败之。 秋七月,以兗州刺史褚裒为征北大将军,开府仪同三司。 冬十月,地震。 十一月辛未,安西将军桓温帅征虏将军周抚,辅国将军、谯王无忌,建武将军袁乔伐蜀,拜表辄行。 十二月,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,其长竟天。 三年春正月乙卯,桓温攻成都,克之。 丁亥,李势降,益州平。 林邑范文攻陷日南,害太守夏侯览,以尸祭天。 夏四月,地震。 蜀人邓定、隗文举兵反,桓温又击破之,使益州刺史周抚镇彭模。 丁巳,邓定、隗文复入据成都,征虏将军杨谦弃涪城,退保德阳。 五月戊申,进慕容皝为安北将军。 石季龙又使其将石宁、麻秋等伐凉州,次于曲柳。 张重华使将军牛旋御之,退守枹罕。 六月辛酉,大赦。 秋七月,范文复陷日南,害督护刘雄。 隗文立范贲为帝。 八月戊午,张重华将谢艾进击麻秋,大败之。 九月,地震。 冬十月乙丑,假凉州刺史张重华大都督陇右关中诸军事、护羌校尉、大将军,武都氐王杨初为征南将军、雍州刺史、平羌校尉、仇池公,并假节。 十二月,振威护军萧敬文害征虏将军杨谦,攻涪城,陷之。 遂取巴西,通于汉中。 四年夏四月,范文寇九德,多所杀害。 五月,大水。 秋八月,进安西将军桓温为征西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封临贺郡公;西中郎将谢尚为安西将军。 九月丙申,慕容皝死,子隽嗣伪位。 冬十月己未,地震。 石季龙使其将苻健寇竟陵。 十二月,豫章人黄韬自号孝神皇帝,聚众数千,寇临川,太守庾条讨平之。 五年春正月辛巳朔,大赦。 庚寅,地震。 石季龙僭即皇帝位于鄴。 二月,征北大将军褚裒使部将王龛北伐,获石季龙将支重。 夏四月,益州刺史周抚、龙骧将军硃焘击范贲,获之,益州平。 封周抚为建城公。 假慕容隽大将军、幽平二州牧、大单于、燕王。 征西大将军桓温遣督军滕畯讨范文,为文所败。 石季龙死,子世嗣伪位。 五月,石遵废世而自立。 六月,桓温屯安陆,遣诸将讨河北。 石遵扬州刺史王浃以寿阳来降。 秋七月,褚裒进次彭城,遣部将王龛、李迈及石遵将李农战于代陂,王师败绩,王龛为农所执,李迈死之。 八月,褚裒退屯广陵,西中郎将陈逵焚寿春而遁。 梁州刺史司马勋功石遵长城戍,仇池公杨初袭西城,皆破之。 冬十月,石遵将石遇攻宛,陷之,执南阳太守郭启。 司马勋进次悬钩,石季龙故将麻秋距之,勋退还梁州。 十一月丙辰,石鉴弑石遵而自立。 十二月己酉,使持节、都督徐兗二州诸军事、徐州刺史、征北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都乡侯褚裒卒。 以建武将军、吴国内史荀羡为使持节、监徐兗二州诸军事、北中郎将、徐州刺史。 六年春正月,帝临朝,以褚裒丧故,悬而不乐。 闰月,冉闵弑石鉴,僭称天王,国号魏。 鉴弟祗僭帝号于襄国。 丁丑,彗星见于亢。 己丑,加中军将军殷浩督扬豫徐兗青五州诸军事、假节。 氐帅苻洪遣使来降,以为氐王,封广川郡公。 假洪子健节,监河北诸军事、右将军,封襄国县公。 三月,石季龙故将麻秋鸩杀苻洪于枋头。 夏五月,大水。 庐江太守袁真攻合肥,克之。 六月,石祗遣其弟琨攻冉闵将王泰于邯郸,琨师败绩。 秋八月,辅国将军、谯王无忌薨。 苻健帅众入关。 冬十一月,冉闵围襄国。 十二月,免司徒蔡谟为庶人。 是岁,大疫。 七年春正月丁酉,日有蚀之。 辛丑,鲜卑段龛以青州来降。 苻健僭称王,国号秦。 二月戊寅,以段龛为镇北将军,封齐公。 石祗大败冉闵于襄国。 夏四月,梁州刺史司马勋出步骑三万,自汉中入秦川,与苻健战于五丈原,王师败绩。 加尚书令顾和开府仪同三司。 刘显杀石祗。 五月,祗兗州刺史刘启自鄄城来奔。 秋七月,尚书令、左光禄大夫、开府仪同三司顾和卒。 甲辰,涛水入石头,溺死者数百人。 八月,冉闵豫州牧张遇以许昌来降,拜镇西将军。 九月,峻阳、太阳二陵崩。 甲辰,帝素服临于太极殿三日,遣兼太常赵拔修复山陵。 冬十月,雷雨,震电。 十一月,石祗将姚弋仲、冉闵将魏脱各遣使来降,以弋仲为车骑将军、大单于,封高陵郡公;弋仲子襄为平北将军、都督并州诸军事、并州刺史、平乡县公;脱为安北将军、监冀州诸军事、冀州刺史。 十二月辛未,征西大将军桓温帅众北伐,次于武昌而止。 时石季龙故将周成屯廪丘,高昌屯野王,乐立屯许昌,李历屯卫国,皆相次来降。 八年春正月辛卯,日有蚀之。 刘显僭帝号于襄国,冉闵击破,杀之。 苻健僭帝号于长安。 二月,峻平、崇阳二陵崩。 戊辰,帝临三日,遣殿中都尉王惠如洛阳,以卫五陵。 镇西将军张遇反于许昌,使其党上官恩据洛阳。 乐弘攻督护戴施于仓垣。 三月,使北中郎荀羡镇淮阴。 苻健别帅侵顺阳,太守薛珍击破之。 夏四月,冉闵为慕容隽所灭。 隽僭帝号于中山,称燕。 安西将军谢尚帅姚襄与张遇战于许昌之诫桥,王师败绩。 苻健使其弟雄袭遇,虏之。 秋七月,大雩。 石季龙故将王擢遣使请降,拜征西将军、秦州刺史。 丁酉,以镇军大将军、武陵王晞为太宰,抚军大将军、会稽王昱为司徒,征西大将军桓温为太尉。 八月,平西将军周抚讨萧敬文于涪城,斩之。 冉闵子智以鄴降,督护戴施获其传国玺,送之,文曰“受天之命,皇帝寿昌”,百僚毕贺。 九月,冉智为其将马愿所执,降于慕容恪。 中军将军殷浩帅众北伐,次泗口,遣河南太守戴施据石门,荥阳太守刘遂戍仓垣。 冬十月,秦州刺史王擢为苻健所逼,奔于凉州。 九年春正月乙卯朔,大赦。 张重华使王擢与苻健将苻雄战,擢师败绩。 丙寅,皇太后与帝同拜建平陵。 三月,旱。 交州刺史阮敷讨林邑范佛于日南,破其五十余垒。 夏四月,以安西将军谢尚为尚书仆射。 五月,大疫。 张重华复使王擢袭秦州,取之。 仇池公杨初为苻雄所败。 秋七月丁酉,地震,有声如雷。 八月,遣兼太尉、河间王钦修复五陵。 冬十月,中军将军殷浩进次山桑,使平北将军姚襄为前锋,襄叛,反击浩,浩弃辎重,退保谯城。 丁未,凉州牧张重华卒,子耀灵嗣。 是月,张祚弑耀灵而自称凉州牧。 十一月,殷浩使部将刘启、王彬之讨姚襄,复为襄所败,襄遂进据芍陂。 十二月,加尚书仆射谢尚为都督豫、扬、江西诸军事,领豫州刺史,镇历阳。 十年春正月己酉朔,帝临朝,以五陵未复,悬而不乐。 凉州牧张祚僭帝位。 冉闵降将周成举兵反,自宛陵袭洛阳。 辛酉,河南太守戴施奔鲔渚。 丁卯,地震,有声如雷。 二月己丑,太尉、征西将军桓温帅师伐关中。 废扬州刺史殷浩为庶人,以前会稽内史王述为扬州刺史。 夏四月己亥,温及苻健子苌战于蓝田,大败之。 五月,江西乞活郭敞等执陈留内史刘仕而叛,京师震骇,以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,屯于中堂,豫州刺史谢尚自历阳还卫京师。 六月,苻健将苻雄悉众及桓温战于白鹿原,王师败绩。 秋九月辛酉,桓温粮尽,引还。 十一年春正月甲辰,侍中、汝南王统薨。 平羌校尉、仇池公杨初为其部将梁式所害,初子国嗣位,因拜镇北将军、秦州刺史。 齐公段龛袭慕容隽将荣国于郎山,败之。 夏四月壬申,陨霜。 乙酉,地震。 姚襄帅众寇外黄,冠军将军高季大破之。 五月丁未,地又震。 六月,苻健死,其子生嗣伪位。 秋七月,宋混、张瓘弑张祚,而立耀灵弟玄靓为大将军、凉州牧,遣使来降。 以吏部尚书周闵为尚书左仆射,领军将军王彪之为尚书右仆射。 冬十月,进豫州刺史谢尚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、镇西将军,镇马头。 十二月,慕容恪帅众寇广固。 壬戌,上党人冯鸯自称太守,背苻生遣使来降。 十二年春正月丁卯,帝临朝,以皇太后母丧,悬而不乐。 镇北将军段龛及慕容恪战于广固,大败之,恪退据安平。 二月辛丑,帝讲《孝经》。 三月,姚襄入于许昌,以太尉桓温为征讨大都督以讨之。 秋八月己亥,桓温及姚襄战于伊水,大败之,襄走平阳,徙其余众三千余家于江汉之间,执周成而归。 使扬武将军毛穆之,督护陈午,辅国将军、河南太守戴施镇洛阳。 冬十月癸巳朔,日有蚀之。 慕容恪攻段龛于广固,使北中郎将荀羡帅师次于琅邪以救之。 十一月,遣兼司空、散骑常侍车灌,龙骧将军袁真等持节如洛阳,修五陵。 十二月庚戌,以有事于五陵,告于太庙,帝及群臣皆服缌,于太极殿临三日。 是岁,仇池公杨国为其从父俊所杀,俊自立。 升平元年春正月壬戌朔,帝加元服,告天太庙,始亲万机。 大赦,改元,增文武位一等。 皇太后居崇德宫。 丁丑,陨石于槐里一。 是月,镇北将军、齐公段龛为慕容恪所陷,遇害。 扶南竺旃檀献驯象,诏曰:“昔先帝以殊方异兽或为人患,禁之。 今及其未至,可令还本土。 ”三月,帝讲《孝经》。 壬申,亲释奠于中堂。 夏五月庚午,镇西将军谢尚卒。 苻生将苻眉、苻坚击姚襄,战于三原,斩之。 六月,苻坚杀苻生而自立。 以军司谢奕为使持节、都督、安西将军、豫州刺史。 秋七月,苻坚将张平以并州降,遂以为并州刺史。 八月丁未,立皇后何氏,大赦,赐孝悌鳏寡米,人五斛,逋租宿债皆勿收,大酺三日。 冬十月,皇后见于太庙。 十一月,雷。 十二月,以太常王彪之为尚书左仆射。 二年春正月,司徒、会稽王昱稽首归政,帝不许。 三月,慕容隽陷冀州诸郡,诏安西将军谢奕、北中郎将荀羡北伐。 三月,佽飞督王饶献鸩鸟,帝怒,鞭之二百,使殿中御史焚其鸟于四达之衢。 夏五月,大水。 有星孛于天船。 六月,并州刺史张平为苻坚所逼,帅众三千奔于平阳,坚追败之。 慕容恪进据上党,冠军将军冯鸯以众叛归慕容隽,隽尽陷河北之地。 秋八月,安西将军谢奕卒。 壬申,以吴兴太守谢万为西中郎将、持节、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、豫州刺史。 以散骑常侍郗昙为北中郎将、持节、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诸军事、徐兗二州刺史,镇下邳。 冬十月乙丑,陈留王曹劢薨。 十一月庚子,雷。 辛酉,地震。 十二月,北中郎将荀羡及慕容隽战于山荏,王师败绩。 三年春三月甲辰,诏以比年出军,粮运不继,王公已下十三户借一人一年助运。 秋七月,平北将军高昌为慕容隽所逼,自白马奔于荥阳。 冬十月慕容隽寇东阿,遣西中郎将谢万次下蔡,北中郎将郗昙次高平以击之,王师败绩。 十一月戊子,进扬州刺史王述为卫将军。 十二月,又以中军将军、琅邪王丕为骠骑将军,东海王奕为车骑将军。 封武陵王晞子逢为梁王。 交州刺史温放之帅兵讨林邑参黎、耽潦,并降之。 四年春正月,仇池公杨俊卒,子世嗣。 丙戌,慕容隽死,子嗣伪位。 二月,凤皇将九雏见于丰城。 秋七月,以军役繁兴,省用撤膳。 八月辛丑朔,日有蚀之,既。 冬十月,天狗流于西南。 十一月,封太尉桓温为南郡公,温弟冲为丰城县公,子济为临贺郡公。 凤皇复见丰城,众鸟随之。 五年春正月戊戌,大赦,赐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,人米五斛。 北中郎将、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诸军事、徐兗二州刺史郗昙卒。 二月,以镇军将军范汪为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诸军事、安北将军、徐兗二州刺史。 平南将军、广州刺史、阳夏侯滕含卒。 夏四月,大水。 太尉桓温镇宛,使其弟豁将兵取许昌。 凤皇见于沔北。 五月丁巳,帝崩于显阳殿,时年十九。 葬永平陵,庙号孝宗。 哀皇帝讳丕,字千龄,成帝长子也。 咸康八年,封为琅邪王。 永和元年拜散骑常侍,十二年加中军将军,升平三年除骠骑将军。 五年五月丁巳,穆帝崩。 皇太后令曰:“帝奄不救疾,胤嗣未建。 琅邪王丕,中兴正统,明德懋亲。 昔在咸康,属当储贰。 以年在幼冲,未堪国难,故显宗高让。 今义望情地,莫与为比,其以王奉大统。 ”于是百官备法驾,迎于琅邪第。 庚申,即皇帝位,大赦。 壬戌,诏曰:“朕获承明命,入纂大统。 顾惟先王宗庙,蒸尝无主,太妃丧庭,廓然靡寄,悲痛感摧,五内抽割。 宗国之尊,情礼兼隆,胤嗣之重,义无与二。 东海王奕,戚属亲近,宜奉本统,其以奕为琅邪王。 ”秋七月戊午,葬穆皇帝于永平陵。 慕容恪攻陷野王,守将吕护退保荥阳。 八月己卯夜,天裂,广数丈,有声如雷。 九月戊申,立皇后王氏。 穆帝皇后何氏称永安宫。 吕护叛奔于莫容。 冬十月,安北将军范汪有罪废为庶人。 十一月丙辰,诏曰:“显宗成皇帝顾命,以时事多艰,弘高世之风,树德博重,以隆社稷。 而国故不巳,康穆早世,胤祚不融。 朕以寡德,复承先绪,感惟永慕,悲育兼摧。 夫昭穆之义,固宜本之天属。 继体承基,古今常道。 宜上嗣显宗,以修本统。 ”十二月,加凉州刺史张玄靓为大都督陇右诸军事、护羌校尉、西平公。 隆和元年春正月壬子,大赦,改元。 甲寅,减田税,亩收二升。 是月,慕容将吕护、傅末波攻陷小垒,以逼洛阳。 二月辛未,以辅国将军、吴国内史庾希为北中郎将、徐兗二州刺史,镇下邳;前锋监军、龙骧将军袁真为西中郎将、监护豫司并冀四州诸军事、豫州刺史,镇汝南,并假节。 丙子,尊所生周氏为皇太妃。 三月甲寅朔,日有蚀之。 夏四月,旱。 诏出轻系,振困乏。 丁丑,梁州地震,浩衅山崩。 吕护复寇洛阳。 乙酉,辅国将军、河南太守戴施奔于宛。 五月丁巳,遣北中郎将庾希、竟陵太守邓遐以舟师救洛阳。 秋七月,吕护等退守小平津。 进琅邪王奕为侍中、骠骑大将军、开府。 邓遐进屯新城,庾希部将何谦及慕容将刘则战于檀丘,破之。 八月,西中郎将袁真进次汝南,运米五万斛以馈洛阳。 冬十月,赐贫乏者米,人五斛。 章武王珍薨。 十二月戊午朔,日有蚀之。 诏曰:“戎旅路次,未得轻简赋役。 玄象失度,亢旱为患,岂政事未洽,将有板筑、渭滨之士邪! 其搜扬隐滞,蠲除苛碎,详议法令,咸从损耍。 ”庾希自下邳退镇山阳,袁真自汝南退镇寿阳。 兴宁元年春二月己亥,大赦,改元。 三月壬寅,皇太妃薨于琅邪第。 癸卯,帝奔丧,诏司徒、会稽王昱总内外众务。 夏四月,慕容寇荥阳,太守刘远奔鲁阳。 甲戌,扬州地震,湖渎溢。 五月,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、大司马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录尚书事、假黄钺。 复以西中郎将袁真都督司、冀、并三州诸军事,北中郎将瘦希都督青州诸军事。 癸卯,慕容陷密城,荥阳太守刘远奔于江陵。 秋七月,张天锡弑凉州刺史、西平公张玄靓,自称大将军、护羌校尉、凉州牧、西平公。 丁酉,葬章皇太妃。 八月,有星孛于角亢,入天市。 九月壬戌,大司马桓温帅众北伐。 癸亥,以皇子生,大赦。 冬十月甲申,立陈留王世子恢为王。 十一月,姚襄故将张骏杀江州督护赵毗,焚武昌,略府藏以叛,江州刺史桓冲讨斩之。 是岁,慕容将慕容尘攻陈留太守袁披于长平。 汝南太守硃斌承虚袭许昌,克之。 二年春二月庚寅,江陵地震。 慕容将慕容评袭许昌,颍川太守李福死之。 评遂侵汝南,太守硃斌遁于寿阳。 又进围陈郡,太守硃辅婴城固守。 桓温遣江夏相刘岵击退之。 改左军将军为游击将军,罢右军、前军、后军将军五校三将官。 癸卯,帝亲耕藉田。 三月庚戌朔,大阅户人,严法禁,称为庚戌制。 辛未,帝不豫。 帝雅好黄老,断谷,饵长生药,服食过多,遂中毒,不识万机,崇德太后复临朝摄政。 夏四月甲申,慕容遣其将李洪侵许昌,王师败绩于悬瓠,硃斌奔于淮南,硃辅退保彭城。 桓温遣西中郎将袁真、江夏相刘岵等凿阳仪道以通运,温帅舟师次于合肥,慕容尘复屯许昌。 五月,迁陈人于陆以避之。 戊辰,以扬州刺史王述为尚书令、卫将军。 以桓温为扬州牧、录尚书事。 壬申,遣使喻温入相,温不从。 秋七月丁卯,复征温入朝。 八月,温至赭圻,遂城而居之。 苻坚别帅侵河南,慕容寇洛阳。 九月,冠军将军陈祐留长史沈劲守洛阳,帅众奔新城。 三年春正月庚申,皇后王氏崩。 二月乙未,以右将军桓豁监荆州扬州之义城雍州之京兆诸军事、领南蛮校尉、荆州刺史;桓冲监江州荆州之江夏随郡豫州之汝南西阳新蔡颍川六郡诸军事、南中郎将、江州刺史,领南蛮校尉,并假节。 丙申,帝崩于西堂,时年二十五。 葬安平陵。 废帝讳奕,字延龄,哀帝之母弟也。 咸康八年封为东海王。 永和八年拜散骑常侍,寻加镇军将军;升平四年拜车骑将军。 五年,改封琅邪王。 隆和初,转侍中、骠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 兴宁三年二月丙申,哀帝崩,无嗣。 丁酉,皇太后诏曰:“帝遂不救厥疾,艰祸仍臻,遗绪泯然,哀恸切心。 琅邪王奕,明德茂亲,属当储嗣,宜奉祖宗,纂承大统。 便速正大礼,以宁人神。 ”于是百官奉迎于琅邪第。 是日,即皇帝位,大赦。 三月壬申,葬哀皇帝于安平陵。 癸酉,散骑常侍、河间王钦薨。 丙子,慕容将慕容恪陷洛阳,宁朔将军竺瑶奔于襄阳,冠军长史、扬武将军沈劲死之。 夏六月戊子,使持节、都督益宁二州诸军事、镇西将军、益州刺史、建城公周抚卒。 秋七月,匈奴左贤王卫辰、右贤王曹谷帅众二万侵苻坚杏城。 己酉,改封会稽王昱为琅邪王。 壬子,立皇后庾氏。 封琅邪王昱子昌明为会稽王。 冬十月,梁州刺史司马勋反,自称成都王。 十一月,帅众人剑阁,攻涪,西夷校尉毌丘弃城而遁。 乙卯,围益州刺史周楚于成都,桓温遣江夏相硃序救之。 十二月戊戌,以会稽内史王彪之为尚书仆射。 太和元年春二月己丑,以凉州刺史张天锡为大将军、都督陇右关中诸军事、西平郡公。 丙申,以宣城内史桓秘为持节、监梁益二州征讨诸军事。 三月辛亥,新蔡王邈薨。 荆州刺史桓豁遣督护桓罴攻南郑,魏兴人毕钦举兵以应罴。 夏四月,旱。 五月戊寅,皇后庾氏崩。 硃序攻司马勋于成都,众溃,执勋,斩之。 秋七月癸酉,葬孝皇后于敬平陵。 九月甲午,曲赦梁、益二州。 冬十月辛丑,苻坚将王猛、杨安攻南乡,荆州刺史桓豁救之,师次新野而猛、安退。 以会稽王昱为丞相。 十二月,南阳人赵弘、赵忆等据宛城反,太守桓澹走保新野。 慕容将慕容厉陷鲁郡、高平。 二年春正月,北中郎将庾希有罪,走入于海。 夏四月,慕容将慕容尘寇竟陵,太守罗崇击破之。 苻坚将王猛寇凉州,张天锡距之,猛师败绩。 五月,右将军桓豁击赵忆,走之,进获慕容将赵槃,送于京师。 秋九月,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都督徐兗青幽四州诸军事、平北将军、徐州刺史。 冬十月乙巳,彭城王玄薨。 三年春三月丁巳朔,日有蚀之。 癸亥,大赦。 夏四月癸巳,雨雹,大风折木。 秋八月壬寅,尚书令、卫将军、蓝田侯王述卒。 四年夏四月庚戌,大司马桓温帅众伐慕容。 秋七月辛卯,将慕容垂帅众距温,温击败之。 九月戊寅,桓温裨将邓遐、硃序遇将傅末波于林渚,又大破之。 戊子,温至枋头。 丙申,以粮运不继,焚舟而归。 辛丑,慕容垂追败温后军于襄邑。 冬十月,大星西流,有声如雷。 己巳,温收散卒,屯于山阳。 豫州刺史袁真以寿阳叛。 十一月辛丑,桓温自山阳及会稽王昱会于涂中,将谋后举。 十二月,遂城广陵而居之。 五年春正月己亥,袁真子双之、爱之害梁国内史硃宪、汝南内史硃斌。 二月癸酉,袁真死,陈郡太守硃辅立真子瑾嗣事,求救于慕容。 夏四月辛未,桓温部将竺瑶破瑾于武丘。 秋七月癸酉朔,日有蚀之。 八月癸丑,桓温击袁瑾于寿阳,败之。 九月,苻坚将猛伐慕容,陷其上党。 广汉妖贼李弘与益州妖贼李金根聚众反,弘自称圣王,众万余人,梓潼太守周虓讨平之。 冬十月,王猛大破慕容将慕容评于潞川。 十一月,猛克鄴,获慕容,尽有其地。 六年春正月,苻坚遣将王鉴来援袁瑾,将军桓伊逆击,大破之。 丁亥,桓温克寿阳,斩袁瑾。 三月壬辰,监益宁二州诸军事、冠军将军、益州刺史、建城公周楚卒。 夏四月戊午,大赦,赐穷独米,人五斛。 苻坚将苻雅伐仇池,仇池公杨纂降之。 六月,京都及丹阳、晋陵、吴郡、吴兴、临海并大水。 秋八月,以前宁州刺史周仕孙为假节、监益梁二州诸军事、益州刺史。 冬十月壬子,高密王俊薨。 十一月癸卯,桓温自广陵屯于白石。 丁未,诣阙,因图废立,诬帝在籓夙有痿疾,嬖人相龙、计好、硃灵宝等参侍内寝,而二美人田氏、孟氏生三男,长欲封树,时人惑之,温因讽太后以伊霍之举。 己酉,集百官于朝堂,宣崇德太后令曰:“王室艰难,穆、哀短祚,国嗣不育储宫靡立。 琅邪王奕亲则母弟,故以入纂大位。 不图德之不建,乃至于斯。 昏浊溃乱,动违礼度。 有此三孽,莫知谁子。 人伦道丧,丑声遐布。 既不可以奉守社稷,敬承宗庙,且昏孽并大,便欲建树储籓。 诬罔祖宗,颂移皇基,是而可忍,孰不可怀! 今废奕为东海王,以王还第,供卫之仪,皆如汉朝昌邑故事。 但未亡人不幸,罹此百忧,感念存没,心焉如割。 社稷大计,义不获已。 临纸悲塞,如何可言。 ”于是百官入太极前殿,即日桓温使散骑侍郎刘享收帝玺绶。 帝著白帢单衣,步下西堂,乘犊车出神兽门。 群臣拜辞,莫不觑欷。 侍御史、殿中监将兵百人卫送东海第。 初,桓温有不臣之心,欲先立功河朔,以收时望。 及枋头之败,威名顿挫,逐潜谋废立,以长威权。 然惮帝守道,恐招时议。 以宫阐重闷,床笫易诬,乃言帝为阉,遂行废辱。 初,帝平生每以为虑,尝召术人扈谦筮之,卦成,答曰:“晋室有盘石之固,陛下有出宫之象。 ”竟如其言。 咸安二年正月,降封帝为海西县公。 四月,徙居吴县,敕吴国内史刁彝防卫,又遣御史顾允监察之。 十一月,妖贼卢悚遣弟子殿中监许龙晨到其门,称太后密诏,奉迎兴复。 帝初欲从之,纳保母谏而止。 龙曰:“大事将捷,焉用兒女子言乎? ”帝曰:“我得罪于此,幸蒙宽宥,岂敢妄动哉! 且太后有诏,便应官属来,何独使汝也? 汝必为乱。 ”因叱左右缚之,龙惧而走。 帝知天命不可再,深虑横祸,乃杜塞聪明,无思无虑,终日酣暢,耽于内宠,有子不育,庶保天年。 时人怜之,为作歌焉。 朝廷以帝安于屈辱,不复为虞。 太元十一年十月甲申,薨于吴,时年四十五。 史臣曰:孝宗因繦抱之姿,用母氏之化,中外无事,十有余年。 以武安之才,启之疆埸;以文王之风,被乎江汉,则孔子所谓吾无间然矣。 哀皇宽惠,可以为君,而鸿祀禳天,用尘其德。 东海违许龙之驾,屈放命之臣,所谓柔弱胜刚强,得尽于天年者也。 赞曰:委裘称化,大孝为宗,遵彼圣善,成兹允恭。 西旌玉垒,北旆金墉。 迁殷旧僰,莫不来从。 哀后宽仁,惟灵既集。 海西多故,时灾见及。 彼异阿衡,我非昌邑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09:45:17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3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