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列传·卷八十七 内容: ◎列女一古者女子之居室也,必有傅姆师保为陈诗书图史以训之。 凡左右佩服之仪,内外授受之别,与所以事父母舅姑之道,盖无所不备也。 而又有天子之后妃,诸侯之夫人,躬行于上,以率化之。 则其居安而有淑顺之称,临变而有贞特之操者,夫岂偶然哉。 后世此道既废,女生而处闺闼之中,溺情爱之私,耳不聆箴史之言,目不睹防范之具,由是动逾礼则,而往往自放于邪僻矣。 苟于是时而有能以懿节自著者焉,非其生质之美,则亦岂易致哉。 史氏之书,所以必录而弗敢略也。 元受命百余年,女妇之能以行闻于朝者多矣,不能尽书,采其尤卓异者,具载于篇。 其间有不忍夫死,感慨自杀以从之者,虽或失于过中,然较于苟生受辱与更适而不知愧者,有间矣。 故特著之,以示劝励之义云。 崔氏,周术忽妻也。 丁亥岁,从术忽官平阳。 金将来攻城,克之,下令官属妻子敢匿者死。 时术忽以使事在上党,崔氏急即抱幼子祯以诡计自言于将,将信之,使军吏书其臂出之。 崔氏曰:“妇人臂使人执而书,非礼也。 ”以金赂吏,使书之纸。 吏曰:“吾知汝诚贤妇,然令不敢违。 ”命崔自揎袖,吏悬笔而书焉。 既出,有言其诈者,将怒,命追之。 崔与祯伏土窖三日,得免,既与术忽会。 未几,术忽以病亡,崔年二十九,即大恸柩前,誓不更嫁,斥去丽饰,服皂布弊衣,放散婢仆,躬自纺绩,悉以资产遗亲旧。 有权贵使人讽求娶,辄自爬毁其面不欲生。 四十年未尝妄言笑,预吉会。 治家教子有法,人比古烈妇云。 周氏,平滦石城人。 年十六适李伯通,生一子,名易。 金末,伯通监丰润县,国兵攻之,城破,不知所终。 周氏与易被虏,谓偕行者曰:“人苟爱其生,万一受辱,不如死也。 ”即自投于堑。 主者怒,拔佩刀三刃其体而去,得不死。 遂携易而逃,间关至汴,绩纴以自给,教易读书有成。 杨氏,东平须城人。 夫郭三,从军襄阳,杨氏留事舅姑,以孝闻。 至元六年,夫死戍所,母欲夺嫁之,杨氏号痛自誓,乃已。 久之,夫骨还,舅曰:“新妇年少,终必他适,可令吾子鳏处地下耶! ”将求里人亡女骨合瘗之。 杨氏闻,益悲,不食五日,自经死,遂与夫共葬焉。 胡烈妇,渤海刘平妻也。 至元七年,平当戍枣阳,车载其家以行。 夜宿沙河傍,有虎至,衔平去。 胡觉起追及之,持虎足,顾呼车中儿,取刀杀虎,虎死,扶平还至季阳城求医,以伤卒。 县官言状,命恤其母子,仍旌异之。 至大间,建德王氏女,父出耘舍傍,遇豹,为所噬,曳之升山。 父大呼,女识父声,惊趋救,以父所弃锄击豹脑,杀之,父乃得生。 阚文兴妻王氏,名丑丑,建康人也。 文兴从军漳州,为其万户府知事,王氏与俱行。 至元十七年,陈吊眼作乱,攻漳州,文兴率兵与战,死之。 王氏被掠,义不受辱,乃绐贼曰:“俟吾葬夫,即汝从也。 ”贼许之,遂脱,得负尸还,积薪焚之。 火既炽,即自投火中死。 至顺三年,事闻,赠文兴侯爵,谥曰英烈;王氏曰贞烈夫人。 有司为立庙祀之,号“双节”云。 郎氏,湖州安吉人,宋进士朱甲妻也。 朱尝仕浙东,以郎氏从。 至元间,朱殁,郎氏护丧还至玉山里,留居避盗。 势家柳氏欲强聘之,郎誓不从,夜弃装奉柩遁。 柳邀之中道,复死拒,得免。 家居,养姑甚谨。 姑尝病,郎祷天,刲股肉进啖而愈。 后姑丧,以哀闻。 大德十一年,旌美之。 又有东平郑氏、大宁杜氏、安西杨氏,并少寡守志,割体肉疗姑病。 秦氏二女,河南宜阳人,逸其名。 父尝有危疾,医云不可攻。 姊闭户默祷,凿己脑和药进饮,遂愈。 父后复病欲绝,妹刲股肉置粥中,父小啜即苏。 孙氏女,河间人。 父病癞十年,女祷于天,求以身代,且吮其脓血,旬月而愈。 许氏女,安丰人。 父疾,割股啖之乃痊。 张氏女,庐州人,嫁为高垕妻。 母病目丧明,张氏归省,抱母泣,以舌舐之,目忽能视。 州县各以状闻,褒表之。 焦氏,泾阳袁天祐妻也。 天祐祖、父始皆从军役,祖母杨氏、母焦氏并家居守志。 至元二十三年,天祐复从征死甘州,妻焦氏年少,宗族欲改嫁之。 焦氏哭且言曰:“袁氏不幸三世早寡,自祖姑以来,皆守节义,岂可至吾而遂废乎! 吾生为袁氏妇,死则葬袁氏土尔,终不能改容事他人也。 ”众不敢复言。 周氏,泽州人,嫁为安西张兴祖妻。 年二十四,兴祖殁,舅姑欲使再适,周氏弗从,曰:“妾家祖、父皆早世,妾祖母、妾母并以贞操闻,妾或中道易节,是忘故夫而辱先人也。 夫忘故夫不义,辱先人不孝,不孝不义,妾不为也。 ”遂居嫠三十年,奉舅姑,生事死葬无违礼。 其父与外祖皆无后,葬祭之礼亦周氏主之。 有司以闻,并赐旌异。 赵孝妇,德安应城人。 早寡,事姑孝。 家贫,佣织于人,得美食必持归奉姑,自啖粗粝不厌。 尝念姑老,一旦有不讳,无由得棺,乃以次子鬻富家,得钱百缗,买杉木治之。 棺成,置于家。 南邻失火,时南风烈甚,火势及孝妇家,孝妇亟扶姑出避,而棺重不可移,乃抚膺大哭曰:“吾为姑卖儿得棺,无能为我救之者,苦莫大焉! ”言毕,风转而北,孝妇家得不焚,人以为孝感所致。 霍氏二妇尹氏、杨氏,夫家郑州人。 至元间,尹氏夫耀卿殁,姑命其更嫁,尹氏曰:“妇之行一节而已,再嫁而失节,妾不忍为也。 ”姑曰:“世之妇皆然,人未尝以为非,汝独何耻之有? ”尹氏曰;“人之志不同,妾知守妾志尔。 ”姑不能强。 杨氏夫显卿继殁,虑姑欲其嫁,即先白姑曰:“妾闻娣姒犹兄弟也,宜相好焉。 今姒既留,妾可独去乎,愿与共修妇道,以终事吾姑。 ”姑曰:“汝果能若是,吾何言哉! ”于是同处二十余年,以节孝闻。 又有邠州任氏、乾州田氏,皆一家一妇,俱少寡誓不他适,戮力蚕桑,以养舅姑。 事闻,并命褒表。 王德政妻郭氏,大名人。 少孤,事母张氏孝谨,以女仪闻于乡。 及笄,富贵家慕之,争求聘,张氏不许。 时德政教授里中,年四十余,貌甚古陋,张氏以贫不能教二子,欲纳德政为婿,使教之。 宗族皆不然,郭氏慨然愿顺母志。 既婚,与德政相敬如宾,嘱教二弟有成。 未几德政卒,郭氏年方二十余,励节自守,甚有贞名。 大德间表其家。 只鲁花真,蒙古氏。 年二十六,夫忽都病卒,誓不再醮,孝养舅姑。 逾二十五年,舅姑殁,尘衣垢面,庐于墓终身。 至元间旌之。 其后,又有翼城宋仲荣妻梁氏,舅殁,负土为坟;怀孟何氏、大名赵氏,并以夫殁守志,养舅姑以寿终,亲负土筑其坟,高三丈余。 段氏,隆兴霍荣妻也。 荣无子,尝乞人为养子。 荣卒,段氏年二十六,养舅姑以孝称。 舅姑殁,荣诸父仲汶贪其产,谓段曰:“汝子假子也,可令归宗。 汝无子,宜改适,霍氏业汝无预焉。 ”段曰:“家资不可计,但再醮非义,尚容妾思之。 ”即退入寝室,引针刺面,墨渍之,誓死不贰。 大德二年,府上状中书,给羊酒币帛,仍命旌门,复役如制。 又有兴和吴氏,自刺其面;成纪谢思明妻赵氏,自髡其发;冀宁田济川妻武氏、溧水曹子英妻尤氏,啮指滴血,并誓不更嫁。 各以有司为请旌之。 朱虎妻茅氏,崇明人。 大德间,虎官都水监,坐罪籍其家,吏录送茅氏及二子赴京师。 太医提点师甲乞归家,欲妻之。 茅氏誓死不从,母子三人以裾相结连,昼夜倚抱号哭,形貌销毁。 师知不可夺,释之。 茅氏托居永明尼寺,忧愤不食卒。 闻氏,绍兴俞新之妻也。 大德四年,新之殁,闻氏年尚少,父母虑其不能守,欲更嫁之。 闻氏哭曰:“一身二夫,烈妇所耻。 妾可无生,可无耻乎! 且姑老子幼,妾去当令谁视也? ”即断发自誓。 父知其志笃,乃不忍强。 姑久病风,且失明,闻氏手涤溷秽不怠,时漱口上堂舐其目,目为复明。 及姑卒,家贫,无资佣工,与子亲负土葬之,朝夕悲号,闻者惨恻。 乡里嘉其孝,为之语曰:“欲学孝妇,当问俞母。 ”又有刘氏,渤海李伍妻也。 少寡,父母使再醮,不从。 舅患疽,刘祷于天,数日溃,吮其血,乃愈。 既而亲挽小车,载舅诣岳祠以答神贶。 马英,河内人,性孝友。 父丧哀毁,二兄继殁,英独事母甚谨,又奉二寡嫂与居,使得保全嫠节。 及丧母,卜地葬诸丧,亲负土为四坟,手植松柏,庐墓侧终身。 赵氏女名玉儿,冠州人。 尝许为李氏妇,未婚夫死,遂誓不嫁,以养父母。 父母殁,负土为坟,乡里称孝焉。 冯氏,名淑安,字静君,大名宦家女,山阴县尹山东李如忠继室也。 如忠初娶蒙古氏,生子任,数岁而卒。 大德五年,如忠病笃,谓冯曰:“吾已矣,其奈汝何? ”冯氏引刀断发,自誓不他适。 如忠殁两月,遗腹生一子,名伏。 李氏及蒙古氏之族在北,闻如忠殁于官,家多遗财,相率来山阴。 冯氏方病,乘间尽取其赀及子任以去。 冯不与较,一室萧然,唯余如忠及蒙古氏之柩而已。 朝夕哭泣,邻里不忍闻。 久之,鬻衣权厝二柩蕺山下,携其子庐墓侧。 时年始二十二,羸形苦节,为女师以自给。 父母来视之,怜其孤苦,欲使更事人,冯爪面流血,不肯从。 居二十年,始护丧归葬汶上。 齐鲁之人闻之,莫不叹息。 李君进妻王氏,辽阳人。 大德八年,君进病卒,卜葬,将发引,亲戚邻里咸会。 王氏谓众曰:“夫妇死同穴,义也。 吾得从良人逝,不亦可乎! ”因抚棺大恸,呕血升许,即仆于地死。 众为敛之,与夫连柩出葬,送者数百人,莫不洒泣。 移剌氏,同知湖州路事耶律忽都不花妻也。 夫殁,割耳自誓。 既葬,庐墓侧,悲号不食死。 赵氏名哇儿,大宁人。 年二十,夫萧氏病剧,谓哇儿曰:“我死,汝年少,若之何? ”哇儿曰:“君幸自宽,脱有不可讳,妾不独生,必从君地下。 ”遂命匠制巨棺。 夫殁,即自经死,家人同棺敛葬焉。 又有雷州朱克彬妻周氏,大都费岩妻王氏、买哥妻耶律氏,曹州郑腊儿妻康氏,陕州陈某妻别娥娥,大同宋坚童妻班氏、李安童妻胡氏,晋州刘恕妻赵氏,冀宁王思忠妻张氏,饶州刘楫妻赵氏,东平徐顺妻彭氏,大宁赵沄儿妻安氏、陈恭妻张氏、武寿妻刘氏、宋敬先妻谢氏、撒里妻萧氏,古城魏贵妻周氏,任城郭灰儿妻赵氏,枣阳朱某妻丁氏,叶县王保子妻赵氏,兴州某氏妻魏氏,滦州裴某妻董贵哥,成都张保童妻郝氏,利州高塔必也妻白氏,河南杨某妻卢氏,蒙古氏太术妻阿不察、相兀孙妻脱脱真,并以早寡不忍独生,以死从夫者。 事闻,悉命褒表,或赐钱赠谥云。 朱淑信,山阴人。 少寡,誓不再嫁。 一女妙净,幼哭父双目并失明。 及长,择偶者不至,家贫岁凶,母子相依,以苦节自厉。 士人王士贵重其孝,乃求娶焉。 葛妙真,宣城民家女。 九岁,闻日者言,母年五十当死,妙真即悲忧祝天,誓不嫁,终身斋素,以延母年。 母后年八十一卒。 畏吾氏三女,家钱塘。 诸兄远仕不归,母思之疾,三女欲慰母意,乃共断发誓天,终身不嫁以养母,同力侍护四十余年。 母竟以寿终。 事上,并赐旌异。 王氏,燕人张买奴妻也。 年十六,买奴官钱塘病殁,葬城西十里外。 王氏每旦被发步往奠之,伏墓大恸欲绝,久而致疾。 舅姑力止其行,乃已。 服阕,舅姑谓之曰:“吾子已殁,新妇年尚少,宜自图终身计,毋徒淹吾家也。 ”王氏泣曰:“父母命妾奉箕帚于张氏,今夫不幸早逝,天也。 此足岂可复履他人门乎! ”固不从。 茕居三十年,贞白无少玷。 又有冯翊王义妻卢氏、睢阳刘泽妻解氏、东平杨三妻张氏,并守志有节。 命旌其门。 张义妇,济南邹平人,年十八归里人李伍。 伍与从子零戍福宁、未几死戍所。 张独家居,养舅姑甚至。 父母舅姑病,凡四刲股肉救不懈。 及死,丧葬无遗礼。 既而叹曰:“妾夫死数千里外,妾不能归骨以葬者,以舅姑父母在,无所仰故也。 今不幸父母舅姑已死,而夫骨终暴弃远土,使无妾即已,妾在,敢爱死乎! ”乃卧积冰上,誓曰:“天若许妾取夫骨,虽寒甚,当得不死。 ”逾月,竟不死。 乡人异之,乃相率赠以钱,大书其事于衣以行。 行四十日,至福宁,见零,问夫葬地,则榛莽四塞,不可识。 张哀恸欲绝。 夫忽降于童,言动无异其生时,告张死时事,甚悲,且指示骨所在处。 张如其言发得之,持骨祝曰:“尔信妾夫耶? 入口当如冰雪,黏如胶。 ”已而果然。 官义之,上于大府,使零护丧还,给钱使葬,仍旌门,复其役。 丁氏,新建郑伯文妻也。 大德间,伯文病将殁,丁氏与诀曰:“妾自得侍巾栉,誓与偕老。 君今不幸疾若是,脱有不讳,妾当从。 但君父母已老,无他子妇侍养,妾苟复自亡,使君父母食不甘味,则君亦不瞑目矣。 妾且忍死,以奉其余年,必不改事他人,以负君于冥冥也。 ”伯文卒,丁氏年二十七,居丧哀毁。 服既除,父母屡议夺嫁之,丁氏每闻必恸哭曰:“妾所以不死者,非苟生有他志也,与良人约,将以事舅姑耳。 今舅姑在堂固无恙,妾可弃去而不信于良人乎! ”父遂止。 舅姑尝病,丁氏夙夜护视,衣不解带。 及死,丧葬尽礼。 事上,表其门。 白氏,太原人。 夫慕释氏道,弃家为僧。 白氏年二十,留养姑不去,服勤绩纴,以供租赋。 夫一日还,迫使他适,白断发誓不从,夫不能夺,乃去。 姑年九十卒,竭力营葬,画姑像祀之终身。 赵美妻王氏,内黄人。 至治元年,美溺水死,王氏誓守忠,舅姑念其年少无子,欲使更适人。 王氏曰:“妇义无再醮,且舅姑在,妾可弃而去耶! ”舅姑乃欲以族侄与继婚,王氏拒不从。 舅姑迫之力,王氏知不免,即引绳自经死。 李冬儿,甄城人,丁从信妻也。 年二十三,从信殁,服阕,父母呼归问之,曰:“汝年少居孀,又无子,何以自立,吾为汝再择婿何如? ”冬儿不从,诣从信冢哭,欲缢墓树上,家人防之,不果。 日暮还从信家,夜二鼓,入室更新衣,自经死。 李氏,滨州惠高儿妻也。 年二十六,高儿殁,父欲夺归嫁之,李氏不从,自缢而死。 脱脱尼,雍吉剌氏,有色,善女工。 年二十六,夫哈剌不花卒。 前妻有二子皆壮,无妇,欲以本俗制收继之,脱脱尼以死自誓。 二子复百计求遂,脱脱尼恚且骂曰:“汝禽兽行,欲妻母耶,若死何面目见汝父地下? ”二子惭惧谢罪,乃析业而居。 三十年以贞操闻。 王氏,成都李世安妻也。 年十九,世安卒,夫弟世显欲收继之。 王氏不从,引刃断发,复自割其耳,创甚。 亲戚惊叹,为医疗百日乃愈。 状上,并旌之。 赵彬妻朱氏,名锦哥,洛阳人也。 天历初,西兵掠河南,朱氏遇兵五人,被执,逼与乱。 朱氏拒曰:“我良家妇,岂从汝贼耶! ”兵怒,提曳棰楚之。 朱氏度不能脱,即绐谓之曰:“汝幸释我,舍后井傍有瘗金,当发以遗汝。 ”兵信之,乃随其行。 朱氏得近井,即抱三岁女踊身赴井中死。 是岁,又有偃师王氏女名安哥,从父避兵邙山丁家洞。 兵入,搜得之,见安哥色美,驱使出,欲污之。 安哥不从,投涧死。 有司言状,并表其庐。 贵哥,蒙古氏,同知宣政院事罗五十三妻也。 天历初,五十三得罪,贬海南,籍其家,诏以贵哥赐近侍卯罕。 卯罕亲率车骑至其家迎之。 贵哥度不能免,令婢仆以饮食延卯罕于厅事,如厩自经死。 台叔龄妻刘氏,顺宁人也。 粗知书,克修妇道。 一日地震屋坏,压叔龄不能起,家复失火,叔龄母前救不得,欲就焚。 叔龄望见,呼曰:“吾已不可得出,当亟救吾母。 ”刘谓夫妹曰:“汝救汝母,汝兄必死,吾不用复生矣。 ”即自投火中死。 火灭,家人得二尸烬中,犹手相握不开。 官嘉其烈,上于朝,命录付史臣。 李智贞,建宁浦城人。 父子明,无子。 智贞七岁能读书。 九岁母病,调护甚谨。 及卒,哀恸欲绝,不茹荤三年,治女工供祭祀,及奉父甘旨不乏,乡里称为孝女。 父尝许为郑全妻,未嫁,从父客邵武。 邵武豪陈良悦其慧,强纳采求聘,智贞断发拒之,且数自求死,良不能夺,卒归全。 事舅姑父母皆有道。 泰定间,全病殁,智贞悲泣不食,数日而死。 蔡三玉,龙溪陈端才妻也。 盗起漳州,掠龙溪,父广瑞与端才各窜去,三玉独偕夫妹出避邻祠中。 盗入,斫夫妹,见三玉美,不忍伤,与里妇欧氏同驱纳舟中。 行至柳营江,迫妻之。 三玉佯许诺,因起更衣,自投江水而死。 越三日,尸流至广瑞舟侧,广瑞识为女,收敛之。 欧氏脱归言状,有司高其操,为请表之。 乃命旌门复役,仍给钱以葬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3:41:29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29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