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列传·卷十九 内容: 鹘谋琶 迪姑迭 阿徒罕 夹谷谢奴 阿勒根没都鲁 黄掴敌古本 蒲察胡盏 夹谷吾里补 王伯龙 高彪 温迪罕蒲里特 伯德特离补 耶律怀义 萧王家奴 田颢 赵隇鹘谋琶,术吉水斜卯部人也。 性忠直宽厚,重节义,勇于战。 父阿鹘土,赠金吾卫上将军。 穆宗时,鹘谋琶内附,先遣子宁吉从间道送款。 遂使活里疃与鹘谋琶合军攻降诸部,因领其众,与弟胡麻谷、浑坦、侄阿里等攻下诸城,从撒改破坞塔城,穆宗屡赏之。 破高丽戍兵。 与石适欢讨平诸部。 蒲察部雅里孛堇与其兄弟胡八、双括等欲叛归辽,鹘谋琶执之,送于康宗,赐赉甚厚。 破高丽曷懒甸及下陀鲁城有功。 天辅六年卒,年七十二。 天眷中,赠银青光禄大夫。 迪姑迭,温迪罕部人。 祖紥古乃,父阿胡迭,世为胡论水部长。 迪姑迭年二十余代领父谋克,攻宁江州,败辽援兵,获甲马财物。 攻破奚营,回至韩州,遇敌二千人,击走之。 斡鲁古与辽人战于咸州,兵已却,迪姑迭以本部兵力战,诸军复振,遂大破之。 护步答冈之役,乙里补孛堇陷敌中,迪姑迭援出之。 攻黄龙府,身被数创,授猛安。 天辅七年,从上至山西,病卒,年四十七。 天眷中,赠光禄大夫。 阿徒罕,温迪罕部人。 年十七从撒改、斡带等讨平诸部,皆身先力战。 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,斡塞御之,阿徒罕为前锋。 高丽有屯于海岛者,阿徒罕率众三十人夜渡,焚其营栅战舰,大破之,遂下陀吉城。 既而八城皆下,功最。 辽兵自宁江州东门出,阿徒罕逆击,尽殪之,以功授谋克。 从攻黄龙府,力战,身被数十创,竟登其城。 后与乌论石准援照散城,阿徒罕请乘不备急击之,遂夜过益褪水,诘朝,大败之。 斡鲁上其功,赐币与马。 天辅四年五月疾病,赐良马一匹,诏曰:“汝安则乘之。 ”年六十五卒。 上悼惜之,遣使吊祭,以马为赠。 阿徒罕为人孝弟,好施惠,健捷善弋猎,至角牴、击鞠,咸精其能。 夹谷谢奴,隆州纳鲁悔河人也。 国初,祖阿海率所部来归,献器用甲仗。 父不剌速,袭本部勃堇,从太祖伐辽,授世袭猛安,亲管谋克,为曷懒路都统。 谢奴其长子也,长身多髯,善骑射,通女直、契丹大小字及汉字。 既冠,随其父见太祖,命佩金牌,总领左翼护卫。 西京未下,谢奴获城中生口,乃知城中潜遣人求救于外,都统府得为之备,却其救兵,西京乃下。 自燕京还,过判泥恩纳阿,遇敌于隘。 谢奴身先士卒,射杀敌中先锋二人,敌溃走,总管蒲鲁虎以甲及马赠之。 后领其父猛安,从攻和尚原,出仙人关。 宋兵据险,猛安雏讹只突战不克,谢奴选麾下五十人战,克之。 与吴玠相拒,乌里雅行阵不整,吴玠乘之,谢奴领兵逆战,遂大破敌。 计前后功,袭其父猛安谋克。 宗弼复取河南、陕西,宋人欲潜兵袭取石闰诸营,谢奴自渭南大禹镇掩其伏兵,射中其军帅,宋兵败走,多获旗帜兵仗,帅府厚赏之。 除华州防御使。 入为工部侍郎,迁本部尚书。 改平凉尹、昭义军节度使。 大定初,卒。 阿勒根没都鲁,上京纳邻河人也,后徙咸平路梅黑河。 雄伟美须髯,勇毅善射。 国初伐辽,没都鲁在军中,领谋克猛安,每遇敌,往来驰突,人莫敢当,故所战皆克。 皇统元年,计功擢宣威将军。 明年,授同知通远军节度使,改移剌都抃详稳。 授世袭本路宁打浑河谋克。 为滑州刺史,改肇州防御使、蒲与路节度使,迁骠骑上将车。 累官金吾卫上将军。 是岁,以年老致仕,卒。 年七十三。 黄掴敌古本,世居星显水。 从破宁江,取咸州,平东京路及诸山寨栅,皆有功。 从麻吉破辽将和尚节使兵七千于上京,复破那野军二万。 再从麻吉遇敌于阿邻甸,麻吉被创,不能战,敌古本率兵击败之,剿杀殆尽。 从攻回鹘城,破其兵九万,败木匠直撒兵于山后,俘获甚众。 败昭古牙之兵三千,获其家属而还。 攻平州张觉,吾春被围于西山,敌古本引兵救之,解其围,并获粮五千斛,招降户口甚众。 从平兴中,抚安其民人。 天会间,大军伐宋,敌古本从取浚、开德、大名,及取济南、高唐、棣、密等州。 皇统间,以功袭谋克,移屯于寿光县界为千户。 六年,授世袭千户,棣州防御使。 卒。 蒲察胡盏,案出浒水人。 年十八从军,其父特厮死,袭为谋克。 天辅间,夏以兵三万出天德路,胡盏从娄室迎战,以兵三百败敌二千。 天会三年,大军攻太原,城中出兵万余来战,胡盏以所领千户军击之,复败敌兵三万余于榆次境。 六年,从娄室攻京兆,以所部兵屡与宋人接战,皆先登有功。 七年,取邠州,遇宋人二十余万,我军右翼少却。 时胡盏为左翼千户,摧锋陷阵,敌遂败去。 败张浚富平复有功。 十三年,击关师古于临洮众三万余。 从攻泾州,从破德顺、秦、巩、临洮、河、兰等州,破吴璘兵,胡盏皆有力焉。 授德顺州刺史,改陇州防御使。 凤翔尹。 卒,年五十五。 夹谷吾里补,暗土浑河人,徙天德。 父兀屯,讨乌春、窝谋罕有功。 吾里补隶娄室帐下,攻系辽女直,招降太弯照三等。 从娄室救斡鲁古于咸州,败辽兵于押鲁虎城。 辽军营辽水,吾里补五谋克军乘夜击之,辽军惊溃,杀获几尽。 斡鲁伐高永昌,吾里补以数骑奋击于辽水之上,复以四十骑伏于津要,遇其候骑,击之,获生口,因尽知永昌虚实。 太祖嘉之,赏奴婢八人。 永昌驻军于兔儿陀,先据津要,军不得渡。 吾里补与撒八射杀其先锋二人,永昌众稍却,大军遂渡辽水。 及攻广宁,军帅选勇士先登,吾里补与赤盏忽没浑各领所部,突入其阵,大军继之,遂拔广宁。 太祖攻临潢,吾里补面被重创,奋击自若,赏以辽宫女二人。 辽王杲已取中京,吾里补以四十骑觇敌,获辽喉舌人,因知辽主所在。 后从都统斡鲁定云中,从宗翰屯应州,辽军在近境,吾里补以所部击败之。 宗望伐宋,宋安抚使蔡靖诣吾里补降。 娄室攻陕西,诸郡往往复叛,吾里补攻败之。 败张浚军于富平,吾里补先登,睿宗赏以金器名马。 遂以先锋攻兰州,下其城。 加昭武大将军,授世袭猛安。 累官孛特本部族节度使,以老致仕,封芮国公。 吾里补多智略,膂力过人,虽甚老,勇健不少衰。 大定初,剧贼啸聚,出特鄙关,吾里补率乡里年少逆击之,贼党遂溃。 事闻,赏赉甚厚。 大定二十六年卒,一百有五岁。 王伯龙,沈州双城人也。 辽末,聚党为盗。 天辅二年,率众二万及其辎重来降,授世袭猛安,知银州,兼知双州。 四年,太祖攻临潢,伯龙与韩庆和以兵护粮饷。 挽夫千五百人皆授甲,庆和已将兵行前,伯龙从粮居后,遇辽兵五千余邀于路,伯龙率挽夫击败之,获马五百匹。 六年,从攻下中京,并克境内诸山寨,为静江军节度留后。 天会元年,真授节度使,从宗望讨张觉于平州,伯龙先登驰击,手杀数十百人,迁右金吾卫将军。 白河之战,伯龙当其左军,麾兵疾驰蹂之,宋军乱,我师乘胜奋击败之。 宗望伐宋,伯龙为先锋,次保州,遇敌五万,破之,招降新乐军民十余万。 大军围汴,宋太尉何巉以军数万出酸枣门,伯龙以本部遮击,多所斩获。 及破汴,伯龙以治攻具有功。 进破孔彦舟、郦琼众三万于洺州。 是年,同知保州兵马安抚司事,将兵数千攻北平,拔之。 复取保州、河间。 睿宗经略山东,伯龙从攻青州,未下,城中夜出兵袭伯龙营,伯龙不及甲,独被衣挺刃拒营门,敌不得入,因奋击杀数十人。 已而军士皆甲出,杀伤宋兵不可胜计,并获其一将,斩之。 及下青州,第功,伯龙第一。 六年,还攻莫州,降之,加太子少保、莫州安抚使。 破李固寨众十余万于濮州。 濮城守,城中镕铁挥我军,攻之不能克。 伯龙被重甲,首冠大釜,挺枪先登,杀守陴者二十余人。 大军相继而上,遂克之。 进攻徐州,伯龙复先登,充徐、宿、邳三路军马都统。 败高托山之众十五万余于清河。 进击韩世忠于邳州,走之,与大军会于宿迁,追世忠至扬州。 还攻泗州。 泗州守将以城降。 屯军嵫阳,破陈宏贼众四十余万。 破黄戩于单州。 进攻归德,军帅遣伯龙立攻具,伯龙从二十余骑行视地形,城中忽出兵千余,欲生得伯龙,伯龙纵骑驰之,敌兵乱,堕隍而死者几二百人。 破王善之众于巢县,取庐州、和州,伯龙之功多。 军渡采石,击败岳飞、刘立、路尚等兵,获刍粮数百万计。 还过真、扬,道遇郦琼、韩世忠军,复战败之。 复为莫州安抚,改知泽州。 太行群贼往往啸聚,伯龙皆平之。 天眷元年,为燕京马军都指挥使。 从元帅府复收河南,权武定军节度使,兼本路都统。 宋兵据许州,伯龙击走之,招复其人民。 是年秋,泰安卒徒张贵驱胁良民,据险作乱,伯龙讨平之。 皇统元年,以本部从宗弼南伐,攻破濠州而还。 三年,为武定军节度使,改延安尹,宁昌军节度使。 天德三年,改河中尹,徙益都尹,封广平郡王。 卒,年六十五。 正隆间,例赠特进、定国公。 高彪,本名召和失,辰州渤海人。 祖安国,辽兴、辰、开三镇节度使。 父六哥,左承制,官至刺史。 彪始生,其父用术者言,为其时日不利于己,欲不举,其母为营护。 居数岁,竟逐之,彪匿于外家。 辽人调兵东京时,六哥已老,当从军,怅然谓所亲曰:“吾儿若在,可胜兵矣。 ”所亲具以实告,因代其父行。 战于出河店,辽兵败走,彪独力战,军帅见之曰:“此勇土也。 ”令生致之。 斡鲁攻东京,六哥率其乡人迎降,以为榆河州千户。 久之告老,彪代领其众。 都统杲攻中京,彪领谋克,从斡鲁破辽将合鲁燥及韩庆民于高、惠之境。 已而驻军武安,合鲁燥以劲兵二万来袭,从斡鲁出战,与所部皆去马先登,奋击败之。 奚人负险拒命,所在屯结,彪屡战有功。 宗望攻平州,彪徇地西北道,破敌,招降石家山寨。 再从宗望伐宋,为猛安。 师次真定,彪率兵士七十人,临城筑甬道,城中夜出兵焚攻具,彪击走之。 大军围汴,以五十骑屯于东南水门。 宋人再以重兵出战,彪皆败之。 师还,屯镇河朔,复破敌于霸州,擒其裨将祝昂。 河间夜出兵二万袭我营垒,彪率三谋克兵击败之。 天会五年,授静江军节度使、寿州刺史。 明年,伐宋,从帅府徇地山东,攻城克敌,数被重赏。 七年,师至睢,彪以所部招诱京西人民。 次柘城县,其官吏出降,彪独与五十余骑入城。 继而城中三千余人复叛,彪率其众力战败之,抚安其民而还。 从梁王宗弼袭康王,至杭州。 师还,宋将韩世忠以战舰数百扼于江北。 宗弼引而西,将至黄天荡,敌舟三十余来逼南岸,其一先至者载兵士二百余。 彪度垂及,以钩拽之,率勇士数十,跃入敌舟,所杀甚众,余皆逼死于水中。 明年,从攻陕西,师至宁州,彪与宗人昂率兵三千取廓州。 始至,有来降者言:“城东北隅守兵将谋为内应。 ”彪即夜从家奴二人以登,左右守者觉之,彪与从者皆殊死战,诸军继进,遂克其城。 从攻和尚原及仙人关。 与阿里监护漕粮并战舰至亳州,宋人以舟五十艘阻河路,击败之,擒其将萧通。 击涟水贼水寨,进取涟水军,其官民已遁去,悉招降之。 彪勇健绝人,能日行三百里,身被重铠,历险如飞。 及临敌,身先士卒,未尝反顾,大小数十战,率以少击众,无不胜捷。 齐国既废,摄滕阳军以东诸路兵马都统,抚谕徐、宿、曹、单,滕阳及其属邑皆按堵如故。 为武宁军节度使,颇黜货,尝坐赃,海陵以其勋旧,杖而释之。 改沂州防御使,历安化、安国、武胜军节度使,迁行台兵部尚书,改京兆尹,封郜国公。 以忧去官,起复为武定军节度使,归德尹。 正隆例授金紫光禄大夫。 久之致仕,复起为枢密副使、舒国公,赐名彪。 卒年六十七,谥桓壮。 彪性机巧,通音律,人无贵贱,皆温颜接之。 温迪罕蒲里特,隆州移离闵河胡勒出寨人也。 魁梧美髯,有谋略,以智勇闻。 都统杲取中京,蒲里特权猛安,领军五千,遇契丹贼万余,与战败之。 出衮古里道,败敌八千余。 至腊门华道,复以伏兵败敌万人。 太祖定燕,自儒州至居庸关,执其喉舌人。 有顷,贼三千余人复寇腊门华道,蒲里特整队先登,贼识其旗帜,望风而遁,遂奋击之,亲执贼帅。 皇统元年,从梁王宗弼伐宋,留军唐州。 敌众奄至,蒲里特击之,大名军万四千号二十万,蒲里特率亲管猛安,身先士卒,冲击。 敌少却,乃张左右翼并击之,敌众散走。 而别遇兵二万来援,复以兵三千击走之。 时邳州土贼啸聚,几二十万,蒲里特军三千,分为数队急攻之,贼溃去。 南京路遇敌军二万,蒲里特以军三千击败之。 是日,有兵自城中出者,复击败之。 皇统二年,迁定远大将军,同知凤翔尹。 六年,改京兆尹,转宁州刺史,改西北路招讨都监,迁永定军节度使。 海陵南征,改武卫军都总管。 大定三年,授开远军节度使,改泰宁军。 卒。 十九年,以功授其子兀带武功将军、本猛安奚出痕世袭谋克。 伯德特离补,奚五王族人也,辽御院通进。 天会初,与父挞不也归朝,授世袭谋克,后以京兆尹致仕。 特离补招降松山等州未附军民,及招降平州、蓟州境内,督之耕作。 宗望伐宋,特离补为军马猛安,与诸将留,规取保、遂、安三州。 攻安肃军,河间、雄、保等兵十余万来救,特离补率所部先战,大军继之,大破其兵,遂拔安肃。 特离补摄通判事,降将胡愈阴结众谋乱,特离补勒兵擒愈及其众五十余人。 安肃军改为州,就除同知州事。 改磁州,捕获太行群盗。 元帅府以磁、相二州屯兵属之,擒王会、孙小十、苗清等,群盗遂平。 迁滨州刺史,廉入优等。 以母忧去官,起复本职,改涿州刺史。 入为工部郎中,从张浩营缮东京宫室。 及田珏党事起,朝省为之一空,特离补摄行六部事,迁大理卿,出为同知东京留守。 天德三年,复为大理卿,同知南京留守。 丁父忧,起复洺州防御使。 正隆盗起,州县无兵,不能御。 洺旧有河附于城下,特离补乃引水注濠中以为固,盗弗能近,州赖以安。 迁崇义军节度使。 未几,告老归田里,卒。 特离补为人孝谨,为政简静不积财,常曰:“俸禄已足养廉,衣食之外,何用蓄积。 ”凡调官,行李止车一乘、婢仆数人而已。 耶律怀义,本名孛迭,辽宗室子。 年二十四,以战功累迁同知点检司事。 宗翰已取西京,辽主谋奔于夏,怀义谏止之,不见听,乃窃取辽主厩马来降。 太祖自燕还师,留宗翰、斡鲁经略西方,怀义领谋克从军。 天会初,帅府以新降诸部大小远近不一,令怀义易置之,承制以为西南路招讨使。 乃择诸部冲要之地,建城市,通商贾。 诸部兵革之余,人多匮乏,自是衣食岁滋,畜牧蕃息矣。 从宗翰伐宋,降马邑,破雁门,屯兵,进攻太原。 以所部别降清源县徐沟镇,遂与诸将列屯汾州之境。 时河东、陕西路兵来救太原,刘光世、折可求栅于文水西山,怀义捕得生口,尽知宋兵屯守要害,乃分兵袭败之。 明年,再伐宋,从娄室取汾州及其属邑,遂过平阳,出泽、潞以趋河阳,所至皆降。 及大军围汴,怀义屯京西,汴城既下,宋兵之出奔者,邀击尽之。 从攻郑、邓州及讨平郑州叛者,攻下濮州及雷泽县,从破大名、东平府、徐、兖等州,皆有功。 七年,还镇。 十年,加尚书左仆射,改西北路招讨使。 怀义在西陲几十年,抚御有恩,及去,老幼遮道攀恋,数日不得发。 天眷初,为太原尹,治有能声。 改中京留守。 从宗弼过乌纳水,还中京,以老乞致仕,不许。 改大名尹,命不赴治所,止以俸傔给之。 每岁春水扈从,余听自便。 明年,再请老得谢,给俸傔之半。 海陵即位,封漆水郡王,进封莘王。 久之,进封萧王。 正隆例封景国公。 其子神都斡为西北路招讨都监,迎侍之官。 神都斡从海陵南征,怀义卒于云中,年八十二。 萧王家奴,奚人也,居库党河。 为人魁伟多力,未冠仕辽,为太子率府率。 天辅七年,都统杲定奚地,王家奴率其乡人来降,命为千户领之。 奚王回离保既死,其亲党金臣阿古者犹保撒葛山,王家奴与突捻往讨之,生擒金臣阿古者,降其余众。 时平、滦多盗,王家奴以所部屡破贼兵,斩馘执俘,数被赏赉。 宗望伐宋,败郭药师于白河,亦与有功。 至河上,宋兵扼津要,与诸将击败之。 进围汴,破其东门兵。 明年,再伐宋,宗望军至中山,诸门分兵出战,焚我攻具,祁州、河间各以兵来援,皆败之。 师还,屯镇河朔。 滨州贼葛进聚众数万临淄,孛堇照里以骑兵二千讨之,王家奴领谋克先登,力战大破其众。 明年,攻沧州,宋兵拒战,复从照里击走之。 宋将徐文以舟百艘泊海岛,即以商船十八进袭,斩首七百级,获舟二十。 天会八年,除静江军节度使,授世袭千户。 从梁王宗弼征伐,为万户,还为五院部节度使。 天德二年,改乌古迪烈招讨都监,卒。 田颢,字默之,兴中人。 辽天庆八年进士,历官金部员外郎,权归德节度使。 太祖定燕,颢举四州版图归朝,加都官郎中,权节度使事,四迁知真定府事。 招降齐博、游贵等贼众五千余人。 已而贵复叛去,颢遣齐博伪叛从贵,因令伺间杀之,降其众,贼垒悉平。 三迁行台左丞、彰德军节度使。 是时,新定力役,颢蠲籍之半而上之,故相之徭赋比他州独轻。 徙同知河北东路都总管,改同签燕京留守司事,民遮留不得出,易服夜去。 改河东南路转运使,寻改绛阳军节度使。 居三年,以疾请谢事,径解印归。 数奏不允,移镇振武军。 入为刑部尚书,居三月请老,卒于家。 赵隇,字德固,辽阳人。 其妇翁以优伶得幸于辽主,隇补阁门祗候,累迁太子左卫率。 后居滦州。 宗望讨张觉,隇逾城出降,授洛苑副使,为滦州千户。 迁洛苑使,检校工部尚书。 从伐宋,至汴,迁棣州刺史、侍卫步军都虞候。 及再伐宋,攻真定,与有功,改商州刺史,检校尚书右仆射。 五年,同知信德府路统押军兵,兼沿边安抚司事。 明年,权知济州事。 八年,从定河南,授陇州团练使。 十年,改知石州。 隇久在兵间,不善治民,坐谤议,谪监平州甜水盐。 齐国废,河南皆以宿将守之,授隇宿州防御使,统本路军兵。 隇重义,接儒士。 尝以事至汴,有故人子负官钱百万,隇以橐金赠之,其子悉为私费,复代输之。 顷之,有讼徐帅不法者,朝廷使隇鞫治,隇委曲营护,坐是废罢,寓居于燕。 海陵出领行台省,至燕,隇往见之,因诉其事。 及海陵即位,起为保大军节度使。 贞元初,改内省使。 未几,为中都路都转运使。 明年,再徙顺义、兴平,入为太子詹事,镇沁南,以疾卒,年六十六。 后十余年,隇子孙、司徒张通古子孙皆不肖淫荡,破赀产,卖田宅。 世宗闻之,诏曰:“自今官民祖先亡没,子孙不得分割居第,止以嫡幼主之,毋致鬻卖。 ”仍著于令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3:18:02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265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