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本纪·卷十九 内容: ◎世纪补景宣帝讳宗峻,本讳绳果,太祖第二子。 母曰圣穆皇后唐括氏,太祖元妃。 宗峻在诸子中最嫡。 天辅五年,忽鲁勃极烈杲都统诸军取中京,帝别领合紥猛安,受金牌,既克中京,遂与杲俱袭辽主于鸳鸯泺。 辽主走阴山,耿守忠救西京,帝与宗翰等击走之。 西京城南有浮图,敌先据之,下射,士卒多伤。 帝曰:“先取是,则西京可下。 ”既而攻浮图,克下,遂下西京。 太祖崩,帝与兄宗干率宗室群臣立太宗。 天会二年薨。 熙宗即位,追上尊谥曰景宣皇帝,庙号徽宗。 改葬兴陵。 海陵弑立,降熙宗为东昏王,降帝为丰王。 世宗复熙宗庙谥,尊帝为景宣皇帝。 子合剌、常胜、查剌。 合剌是为熙宗。 睿宗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讳宗尧,初讳宗辅,本讳讹里朵,大定上尊谥,追上今讳。 魁伟尊严,人望而畏之。 性宽恕,好施惠,尚诚实。 太祖征伐四方,诸子皆总戎旅,帝常在帷幄。 天辅六年,太祖亲征,太宗居黄龙府,安福哥诱新降之民以叛,帝与乌古乃讨平之。 南路军帅鹘实答以赃败,帝往阅实之,咸称平允。 天会五年,宗望薨,帝为右副元帅,驻兵燕京。 十一月,分遣诸将伐宋,帝发自河间,徇地淄、青。 六年正月,宋马括兵二十万至乐安,帝率师击破之。 闻宋主在扬州,时东作方兴,留大军夹河屯田而还,军山西。 二月,移剌古破宋台宗隽、宋忠军五万于大名,明日再破之,获宗隽、忠而还。 冀州人乘夜出兵袭照里营。 照里击败之。 宋主奉表请和,密书以诱契丹、汉人。 诏伐宋。 帝发自河北,降滑州,取开德府,攻大名府,克之,河北平。 初,伐宋,河北、河东诸将议不决,或欲先定河北、或欲先平陕西,太宗两用其策。 而宗翰来会于濮,既平河北,遂取东平及徐州,尽得宋人江淮运致金币在徐州官库者,分给诸军,而刘豫遂以济南降。 使拔高速等袭宋主于扬州,而宋主闻之,比拔高速至扬州,前夕已渡江矣。 宋主乃贬去帝号,再以书来请存社稷,语在《宗翰传》中,既而宗弼追宋主,宋渡江,入于杭州,复遁入海,宗弼乃还。 于是,娄室所下陕西城邑辄叛,宗翰等曰:“前讨宋,故分西师合于东军,而陕西五路兵力雄劲,当并力攻取。 今挞懒抚定江北,宗弼以精兵二万先往洛阳。 以八月往陕西,或使宗弼遂将以行,或宗辅、宗干、希尹中以一人往。 ”上曰:“娄室往者所向辄办,今专征陕西,岂倦于兵而自爱邪? 卿等其戮力焉! ”由是诏帝往。 是时,宋张浚兵取陕西,帝至洛水治兵,张浚骑兵六万,步卒十二万壁富平。 帝至富平,娄室为左翼,宗弼为右翼,两军并进,自日中至于昏暮,凡六合战,破之。 耀州、凤翔府皆来降。 遂下泾、渭二州。 败宋经略使刘倪军于瓦亭,原州降。 撒离喝破德顺军静边寨,宋泾原路统制张中孚、知镇戎军李彦琦以城降。 宋秦凤路都统制吴玠军于陇州境上,招讨都监马五击走之,降一县而还。 帝进兵降甘泉等三堡,取保川城,破宋熙河路副总管军三万,获马千余,拔安西等二寨,熙州降。 分遣左翼都统阿卢补、右翼都统守弼招抚城邑之未下者,遂得巩、洮、河、乐、西宁、兰、廓、积石等州,定远、和政、甘峪、宁洮、安陇等城寨及镇堡蕃汉营部四十余,于是泾原、熙河两路皆平。 撒离喝降庆阳府,慕洧以环州降。 既定陕西五路,乃选骑兵六千,使撒离喝列屯冲要。 于是班师,与宗翰俱朝京师,立熙宗为谙版勃极烈,帝为左副元帅。 十三年,行次妫州薨,年四十,陪葬睿陵,追封潞王,谥襄穆。 皇统六年,进冀国王。 正隆二年,追赠太师、上柱国,改封许王。 世宗即位,追上尊谥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,庙号睿宗。 二年,改葬于大房山,号景陵。 显宗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,讳允恭,本讳胡土瓦,世宗第二子,母曰明德皇后乌林答氏。 皇统六年丙寅岁生。 体貌雄伟,孝友谨厚。 大定元年十一月,世宗即位于东京。 乙酉,封楚王,置官属。 十二月,从至中都。 二年四月己卯,赐名允迪。 五月壬寅,立为皇太子,世守谓之曰:“在礼贵嫡,所以立卿。 卿友于兄弟,接百官以礼,勿以储位生骄慢。 日勉学问,非有召命,不须侍食。 ”帝上表谢。 专心学问,与诸儒臣讲议于承华殿。 燕闲观书,乙夜忘倦,翼日辄以疑字付儒臣校证。 九月庚子,诏东宫三师对皇太子称名,少师以降称臣。 十一月庚子,生辰,百官贺于承华殿,世宗赐以袭衣良马,赐宴于仁政殿,皇族百官皆与。 自后生辰,世宗或幸东宫,或宴内殿,岁以为常。 十二月辛卯,奏曰:“东宫贺礼,亲王及一品皇族皆北面拜伏,臣但答揖。 伏望天慈听臣答拜,庶惇亲亲友爱之道。 ”世宗从之,以为定制。 世宗闻儒者郑松贤,松先为同知博州防御事致仕,起为左谕德,诏免朝参,令辅太子读书。 松以友谕自处,帝尝顾松使取服带,松对曰:“臣忝谕德,不敢奉命。 ”帝改容称善,自是益加礼遇。 每出猎获鹿,辄分赐之。 四年九月,纳妃徒单氏,行亲迎礼。 故事,大贺卤簿天子乘玉路,皇太子卤簿乘金路。 六年,世宗行自西京还都,礼官不知皇太子自有卤簿金路,乃请太子就乘大驾缀路,行在天子之前。 上疑其非礼,详阅旧典,礼官始觉其误。 于是礼部郎中李邦直、员外郎李山削一阶,太常少卿武之才、太常丞张子羽、博士张榘削两阶。 顷之,礼官议受册谒谢太庙,服常朝服,乘马,世宗曰:“此与外宫礼上后谒诸神庙无异,海陵一时率意行之,何足为法? 大册与三岁祫享当用古礼为是。 孔子曰:‘礼与其奢也宁俭。 ’不当轻易如此。 ”又曰:“右丞苏保衡虽汉人不通经史,参政石琚通经史而不言,前日礼官既已削夺,犹不惧邪? 其具前代典礼以闻,朕将择而处之。 ”久之,将授太子册宝,仪注备仪仗告太庙。 上曰:“朕受尊号谒谢,乃用故宋真宗故事,常朝服乘马。 皇太子乃用备礼,前后不称,甚无谓也。 ”谓右丞相良弼、左丞守道曰:“此卿等不用心所致。 ”良弼等谢曰:“臣愚虑不及此。 ”上复曰:“此文臣因循故也。 ”是年十月甲申,祫享于太庙,行亚献礼。 七年,帝有疾,诏左丞守道侍汤药,徙居琼林苑临芳殿调治。 八年正月甲戌,改赐名允恭。 庚辰,受皇太子册宝,帝上表谢。 九年五月,世宗命避暑于草泺,隋王惟功从行,其应从行者皆给道路费。 帝奏曰:“远去阙廷,独就凉地,非臣子所安,愿罢行。 ”世宗曰:“汝体羸弱,山后高凉,故命汝往。 ”丁丑,百官奉辞于都城之北,再拜,帝答拜。 是月,百官承诏具笺问起居。 六月,百官问起居如前。 八月乙酉,至自草泺,百官迎谒于都城之北,如送仪。 丙戌,入见,世宗曰:“吾儿相别经夏,极甚思忆也。 ”九月,诏皇太子供膳勿月支,岁给五千万。 十年八月,帝在承华殿经筵,太子太保寿王爽启曰:“殿下颇未熟本朝语,何不屏去左右汉官,皆用女直人。 ”帝曰:“谕德、赞善及侍从官,曷敢辄去? ”爽乃揖而退。 帝曰:“宫官四员谓之谕德、赞善,义可见矣,而反欲去之,无学故也。 ”有使者自山东还,帝问民间何所苦,使者曰:“钱难最苦。 官库钱满有露积者,而民间无钱,以此苦之。 ”帝曰:“贮之空室,虽多奚为。 ”谓户部尚书张仲愈曰:“天子富藏天下,何必独在府库也。 ”因奏曰:“钱在府库,何异铜矿在野。 乞流转,使公私俱利。 ”世宗嘉纳,诏有司议行之。 十年一月丁亥,有事于圆丘,帝行亚献礼。 十二年五月,世宗闻德州防御使胡剌谋叛,因曰:“朕于亲亲之道未尝不笃,而辄敢如此。 ”帝徐奏曰:“叔胡剌性荒纵,耽娱乐,而无子嗣,忽如此狂谋,望更阅实之。 ”十月己未,祫享于太庙,帝摄行祀事。 十三年十月,承诏与赵王惟中、曹王惟功猎于保州、定州。 十一月甲午,还京师。 十四年四月乙亥,世宗御垂拱殿,帝及诸王侍侧。 世宗论及兄弟妻子之际,世宗曰:“妇言是听而兄弟相违,甚哉。 ”帝对曰:“《思齐》之诗曰:‘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 ’臣等愚昧,愿相励而修之。 ”因引《棠棣》华萼相承,脊令急难之义,为文见意,以诫兄弟焉。 十五年,世宗诏五品职事官谢见皇太子。 十七年五月甲辰,侍宴于常武殿,典食令涅合进粥,帝将食,有蜘蛛在粥碗中,涅合恐惧失措,帝从容曰:“蜘蛛吐丝乘空,忽堕此中尔,岂汝罪哉。 ”十月己卯,祫享于太庙,摄行祀事。 十九年四月戊申,有事于太庙,摄行祀事。 丁巳,詹事乌林答愿入谢,帝命取幞头腰带,官属请曰:“此见宰相师傅之礼也。 ”帝曰:“愿事陛下久,以此加敬耳。 ”皆曰:“非臣等所及。 ”十一月,改葬明德皇后于坤厚陵,帝徒行挽灵车。 遇大风雪,左右进雨具,帝却之。 比至顿所,衣尽沾湿,观者无不下泪。 海陵虽贬黜为庶人,宗干尚称明肃皇帝,议者以为未尽,帝具表奏论。 世宗嘉纳之。 于是宗干削去帝号,降封辽王。 二十四年,世宗将幸上京,诏帝守国,作“守国之宝”以授之。 其遣使、祭享、五品以上官及事利害重者遣使驰奏,六品以下官、其余常事,并听裁决。 每三日一次于集贤殿受尚书省启事。 京朝官遇朔望具朝服问侯。 车驾在路,每二十日一遣使问起居。 已达上京,每三十日一问起居。 世宗曰:“今巡幸或能留一二年,以汝守国。 譬之农家种田,商人营利,但能不坠父业。 即为克家子也。 ”帝对曰:“臣在东宫二十余年,过失甚多,陛下以明德皇后之故未尝见责。 臣诚愚昧,不克负荷,乞备扈从。 ”世宗曰:“凡人养子,皆望投老得力。 朕留太尉、左右丞、参政辅汝,彼皆国家旧人,可与商议。 且政事无难,但用心公正,无纳谗邪,一月之后,政事自熟。 ”帝流涕坚辞,左右为之感动。 三月,世宗如上京,帝守国留中都。 初,帝在东宫,或携中侍步于芳苑。 中侍出入禁中,未尝限阻。 此辈见帝守国,各为得意,帝知之,谓诸中侍曰:“我向在东宫,不亲国政,日与汝辈语话。 今即守国,汝等有召命然后得入。 ”五月,世宗至上京,赐敕书曰:“朕以前月八日到辽阳,此月二日达上京,翌日祀庆元庙。 省方观民,古之制也。 汝守国任重,夏暑方炽,益当自爱,无贻朕忧。 ”帝谓徒单克宁曰:“车驾巡幸,以国事见属。 刑名最重,人之死生系焉。 凡有可议,当尽至公。 比主上还都,勿有废事。 ”自是,凡启禀刑名,帝自披阅,召都事委曲折正,移晷忘倦,或赐之食。 近侍报瑶池位莲开,当设宴。 帝曰:“圣上东巡,命我守国,何敢宴游废事? 采致数花足矣。 ”七月,遣子金源郡王麻达葛奉表问起居,请世宗还都。 十一月壬寅,帝冬猎。 辛亥,还都。 二十五年正月乙酉朔,免群臣贺礼。 帝自守国,深怀谦抑,宫臣不庭拜,启事时不侍立,免朔望礼。 京朝朔日当具公服问候,并停免。 至是,群臣当贺,亦不肯受。 甲寅,帝如春水。 二月庚申,还都。 丁卯,遣子金源郡王麻达葛奉表贺万春节。 四月,久不雨,帝亲祷,即日沾足。 六月甲寅,帝不豫。 庚申,崩于承华殿。 世宗自上京还,次天平山好水川,讣闻,为位临奠于行宫之南,大恸者久之。 亲王、百官、皇族、命妇及侍卫皆会哭,世宗号泣还宫。 比至中都,为位奠哭者凡七焉。 世宗以豳王永成为中都留守,来护丧,遣滕王府长史再兴、御院通进阿里剌来保护金源郡王,遣左宣徽使唐括鼎来致祭,诏妃徒单氏及诸皇孙丧服并如汉制。 帝王储位久,恩德在人者深,每日三时哭临,侍卫军士皆争入临,伏哭于承华殿下,声殷如雷。 中都百姓市门巷端为位恸哭。 七月壬午朔,赐谥宣孝太子。 九月庚寅,殡于南园熙春殿。 己酉,世宗至自上京,未入国门,先至熙春殿致奠,恸哭久之。 比葬,亲临者六。 帝事世宗,凡巡幸西京、凉陉,及上陵、祭庙、谒衍庆宫,田猎观稼,拜天射柳,未尝去左右。 上有事于圆丘,及亲享于太庙,则行亚献礼,不亲祀则摄行祀事。 国有大庆则率百官上表贺。 正旦、万春节则总班上寿。 冬十月庚戌朔,宰相以下朝见于庆和殿,太尉完颜守道上寿,世宗追悼凄怆者久之。 十一月甲申,灵驾发引,世宗路祭于都城之西。 庚寅,葬于大房山。 世宗欲加帝号,以问群臣,翰林修撰赵可对曰:“唐高宗追谥太子弘为孝敬皇帝。 ”左丞张汝弼曰:“此盖出于武后。 ”遂止,乃建庙于衍庆宫后,祭和三献,乐用登歌。 二十六年,立子璟为皇太孙。 二十九年,世宗崩。 太孙即位,是为章宗。 五月甲午,追谥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,庙号显宗。 丁酉,祔于太庙,陵曰裕陵。 帝天性仁厚,不忍刑杀。 梁檀儿盗金银叶,怜其母老,李福兴盗段匹,值坤厚陵礼成,家令本把盗银器,值万春节,皆委曲全活之。 亡失物者,责其偿而不加罪。 闻四方饥馑,辄先奏,加赈赡。 因田猎出巡,所过问民间疾苦。 敬礼大臣,友爱兄弟。 葬明德皇后于坤厚陵,诸妃皆祔,自磐宁宫发引,赵王惟中以其母挽车先发,令张黄盖者前行,帝呼执盖者不应,少府监张仅言欲奏其事,帝止之。 尝作《重光座铭》,及刻座右铭于小玉碑,并刻其碑阴,皆深有理致。 最善射而不殚物,尝奉诏拜陵,先猎,射一鹿获之,即命罢猎,曰:“足奉祀事,焉用多杀? ”好生盖其天性云。 赞曰:辽王杲取中京,宗翰、宗望皆从,景宣别领合紥猛安。 合紥猛安者,太祖之猛安也。 宗翰请立熙宗,宗干不敢违,太宗不能拒,其义正,其理直矣。 旧史称睿宗宽恕好施惠,熙宗不终,海陵陨毙,自时厥后,得大位者皆其子孙,有以夫。 显宗孝友惇睦,在东宫二十五年,不闻有过。 承意开导,四方阴受其赐。 天下不假之年,惜哉!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3:12:25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25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