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列传·唐明宗家人传第三 内容: 明宗和武宪皇后曹氏 昭懿皇后夏氏 明宗三后一妃:和武宪皇后曹氏生晋国公主;昭懿皇后夏氏生秦王从荣、愍帝; 宣宪皇后魏氏,潞王从珂母也;淑妃王氏,许王从益之慈母也。 曹氏、夏氏皆不见 其世家。 夏氏无封爵,明宗未即位前卒。 明宗天成元年,封楚国夫人曹氏为淑妃, 追封夏氏晋国夫人。 长兴元年,立淑妃为皇后,而夏氏所生二子皆已王,乃追册为 皇后,谥曰昭懿。 ○宣宪皇后魏氏 魏氏,镇州平山人也。 初适平山民王氏,生子十岁矣。 明宗为骑将,掠平山, 得其子母以归。 居数年,魏氏卒,葬太原。 其子是为潞王从珂。 明宗时,从珂已王, 乃追封魏氏为鲁国夫人。 废帝即位,追尊魏氏为皇太后,议建陵寝,而太原石敬瑭 反,乃于京师河南府东立寝宫。 清泰三年六月丙寅,遣工部尚书崔俭奉上皇太后宝 册,谥曰宣宪。 ○淑妃王氏 淑妃王氏,邠州饼家子也,有美色,号“花见羞”。 少卖梁故将刘鄩为侍兒, 鄩卒,王氏无所归。 是时,明宗夏夫人已卒,方求别室,有言王氏于安重诲者,重 诲以告明宗而纳之。 王氏素得鄩金甚多,悉以遣明宗左右及诸子妇,人人皆为王氏 称誉,明宗益爱之。 而夫人曹氏为人简质,常避事,由是王氏专宠。 明宗即位,议立皇后,而曹氏当立,曹氏谓王氏曰:“我素多病,而性不耐烦, 妹当代我。 ”王氏曰:“后,帝匹也,至尊之位,谁敢干之! ”乃立曹氏为皇后, 王氏为淑妃。 妃事皇后亦甚谨,每帝晨起,盥栉服御,皆妃执事左右,及罢朝,帝 与皇后食,妃侍,食彻乃退,未尝少懈,皇后心亦益爱之。 然宫中之事,皆主于妃。 明宗病,妃与宦者孟汉琼出纳左右,遂专用事,杀安重诲、秦王从荣,皆与焉。 刘 鄩诸子,皆以妃故封拜官爵。 愍帝即位,册尊皇后为皇太后,妃为皇太妃。 初,明 宗后宫有生子者,命妃母之,是为许王从益。 从益乳母司衣王氏,见明宗已老而秦 王握兵,心欲自托为后计,乃曰:“兒思秦王。 ”是时从益已四岁,又数教从益自 言求见秦王。 明宗遣乳妪将兒往来秦府,遂与从荣私通,从荣因使王氏伺察宫中动 静。 从荣已死,司衣王氏以谓秦王实以兵入宫卫天子,而以反见诛,出怨言。 愍帝 闻之,大怒,赐司衣王氏死,而事连太妃,由是心不悦,欲迁之至德宫,以太后素 善妃,惧伤其意而止,然待之甚薄。 废帝入立,尝置酒妃院,妃举酒曰:“愿辞皇帝为比丘尼。 ”帝惊,问其故, 曰“小兒处偶得命,若大人不容,则死之日,何面见先帝! ”因泣下。 废帝亦为之 凄然,待之颇厚。 石敬瑭兵犯京师,废帝聚族将自焚。 妃谓太后曰:“事急矣,宜 少回避,以俟姑夫。 ”太后曰:“我家至此,何忍独生,妹自勉之! ”太后乃与帝 俱燔死,而妃与许王从益及其妹匿于鞠院以免。 晋高祖立,妃自请为尼,不可,乃迁于至德宫。 晋迁都汴,以妃子母俱东,置 于宫中,高祖皇后事妃如母。 天福四年九月癸未,诏以郇国三千户封唐许王从益为 郇国公,以奉唐祀,服色、旌旗一依旧制。 太常议立庄宗、明宗、愍帝三室,以至 德宫为庙;诏立高祖、太宗,为五庙,使从益岁时主祠。 出帝即位,妃母子俱还洛阳。 契丹犯京师,赵延寿所尚明宗公主已死,耶律德 光乃为延寿娶从益妹,是为永安公主。 公主不知其母为谁,素亦养于妃,妃至京师 主婚礼。 德光见明宗画像,焚香再拜,顾妃曰:“明宗与我约为弟兄,尔吾嫂也。 ” 已而靳之曰:“今日乃吾妇也。 ”乃拜从益为彰信军节度使,从益辞,不之官,与 妃俱还洛阳。 德光北归,留萧翰守汴州。 汉高祖起太原,翰欲北去,乃使人召从益,委以中 国。 从益子母逃于徽陵域中,以避使者,使者迫之以东,遂以从益权知南朝军国事。 从益御崇元殿,翰率契丹诸将拜殿上,晋群臣拜殿下。 群臣入谒太妃,妃曰:“吾 家子母孤弱,为翰所迫,此岂福邪? 祸行至矣! ”乃以王松、赵上交为左右丞相, 李式、翟光鄴为枢密使,燕将刘祚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。 翰留契丹兵千人属祚而去。 汉高祖拥兵而南,从益遣人召高行周、武行德等为拒,行周等皆不至,乃与王 松谋以燕兵闭城自守。 妃曰:“吾家亡国之余,安敢与人争天下! ”乃遣人上书迎 汉高祖。 高祖闻其尝召行周而不至,遣郭从义先入京师杀妃母子。 妃临死呼曰: “吾家母子何罪? 何不留吾兒,使每岁寒食持一盂饭洒明宗坟上。 ”闻者悲之。 从 益死时年十七。 ○愍帝哀皇后孔氏 愍帝哀皇后孔氏,父循,横海军节度使。 后有贤行,生四子。 愍帝即位,立为 皇后,未及册命而难作。 愍帝出奔,后病子幼,皆不能从。 废帝入立,后及四子皆 见杀。 晋高祖立,追谥曰哀。 ○明宗二子 明宗四子,曰从璟、从荣、从厚、从益。 从璟初名从审,为人骁勇善战,而谦退谨敕。 从庄宗战,数有功,为金枪指挥 使。 明宗军变于魏,庄宗谓从璟曰:“尔父于国有大功,忠孝之心,朕自明信。 今 为乱军所逼,尔宜自往宣朕意,毋使自疑。 ”从璟驰至卫州,为元行钦所执,将杀 之,从璟呼曰:“我父为乱军所逼,公等不亮其心,我亦不能至魏,愿归卫天子。 ” 行钦释之。 庄宗怜其言,赐名继璟,以为己子。 从庄宗如汴州,将士多亡于道,独从璟不去,左右或劝其逃祸,从璟不听。 庄 宗闻明宗已渡黎阳,复欲遣从璟通问。 行钦以为不可,遂杀之。 明宗即位,赠太保。 呜呼! 无父乌生,无君乌以为生? 而世之言曰:“为忠孝者不两全。 ”夫岂然 哉? 君父,人伦之大本;忠孝,臣子之大节。 岂其不相为用,而又相害者乎? 抑私 与义而已耳。 盖以其私则两害,以其义则两得。 其父以兵攻其君,为其子者,从父 乎? 从君乎? 曰:“身从其居,志从其义,可也。 ”身居君所则从君,居父所则从 父。 其从于君者,必辞其君曰:“子不可以射父,愿无与兵焉! ”则又号泣而呼其 父曰:“盍舍兵而归我君乎! ”君败则死之,父败则终丧而事君。 其从于父者,必 告之曰:“君不可以射也,盍舍兵而归吾君乎! ”君败则死之,父败则待罪于君, 赦己则终丧而事之。 古之知孝者莫如舜,知义者莫如孔、孟,其于君臣父子之际详 矣,使其不幸而遭焉,其亦如是而已矣! 从璟之于庄宗,知所从而得其死矣。 哀哉! 秦王从荣,天成元年,以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,拜天雄军节度使、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。 三年,徙镇河东。 长兴元年,拜河南尹,兼判六军诸卫事。 从璟死,从荣 于诸皇子次最长,又握兵柄。 然其为人轻隽而鹰视,颇喜儒,学为歌诗,多招文学 之士,赋诗饮酒,故后生浮薄之徒,日进谀佞以骄其心。 自将相大臣皆患之,明宗 颇知其非而不能裁制。 从荣尝侍侧,明宗问曰:“尔军政之余,习何事业? ”对曰: “有暇读书,与诸儒讲论经义尔。 ”明宗曰:“经有君臣父子之道,然须硕儒端士, 乃可亲之。 吾见先帝好作歌诗,甚无谓也。 汝将家子,文章非素习,必不能工,传 于人口,徒取笑也。 吾老矣,于经义虽不能晓,然尚喜屡闻之,甚余不足学也。 ” 是岁秋,封从荣秦王。 故事,诸王受封不朝庙,而有司希旨,欲重其礼,乃建 议曰:“古者因禘、尝而发爵禄,所以示不敢专。 今受大封而不告庙,非敬顺之道 也。 ”于是从荣朝服,乘辂车,具卤簿,至朝堂受册,出,载册以车,朝于太庙, 京师之人皆以为荣。 三年,加兼中书令。 有司又言:“故事,亲王班宰相下,今秦 王位高而班下,不称。 ”于是与宰相分班而居右。 四年,加尚书令,食邑万户。 太仆少卿何泽上书,请立从荣为皇太子。 是时明 宗已病,得泽书不悦,顾左右曰:“群臣欲立太子,吾当养老于河东。 ”乃召大臣 议立太子事,大臣皆莫敢可否。 从荣入白曰:“臣闻奸人言,欲立臣为太子,臣实 不愿也。 ”明宗曰:“此群臣之欲尔。 ”从荣出,见范延光、赵延寿等曰:“诸公 议欲立吾为太子,是欲夺吾兵柄而幽之东宫耳。 ”延光等患之,乃加从荣天下兵马 大元帅。 有司又言:“元帅或统诸道,或专一面,自前世无天下大元帅之名,其礼 无所考按。 请自节度使以下,凡领兵职者,皆具橐鞬以军礼庭参;其兼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者,初见亦如之,其后许如客礼。 凡元帅府文符行天下,皆用帖。 又升班在 宰相上。 ”从荣大宴元帅府,诸将皆有颁给:控鹤、奉圣、严卫指挥使,人马一匹、 绢十匹;其诸军指挥使,人绢十匹;都头已下,七匹至三匹。 又请严卫、捧圣千人 为牙兵,每入朝,以数百骑先后,张弓挟矢,驰走道上,见者皆震慑。 从荣又命其 寮属及四方游士试作《征淮檄》,陈己所以平一天下之意。 言事者请为诸王择师傅,以加训导。 宰相难其事,因请从荣自择。 从荣乃请翰 林学士崔棁、刑部侍郎任赞为元帅判官。 明宗曰:“学士代予言,不可也。 ”从荣 出而恚曰:“任以元帅而不得请属寮,非吾所谕也。 ”将相大臣见从荣权位益隆, 而轻脱如此,皆知其祸而莫敢言者。 惟延光、延寿阴有避祸意,数见明宗,涕泣求 解枢密,二人皆引去,而从荣之难作。 十一月戊子,雪,明宗幸宫西士和亭,得伤寒疾。 己丑,从荣与枢密使硃弘昭、 冯赟入问起居于广寿殿,帝不能知人。 王淑妃告曰“从荣在此。 ”又曰:“弘昭等 在此。 ”皆不应。 从荣等去,乃迁于雍和殿,宫中皆恸哭。 至夜半后,帝蹶然自兴 于榻,而侍疾者皆去,顾殿上守漏宫女曰:“夜漏几何? ”对曰:“四更矣! ”帝 即唾肉如肺者数片,溺涎液斗余。 守漏者曰:“大家省事乎? ”曰:“吾不知也。 ” 有顷,六宫皆至,曰:“大家还魂矣! ”因进粥一器。 至旦,疾少愈,而从荣称疾 不朝。 初,从荣常忌宋王从厚贤于己,而惧不为嗣。 其平居骄矜自得,及闻人道宋王 之善,则愀然有不足之色。 其入问疾也,见帝已不知人,既去,而闻宫中哭声,以 谓帝已崩矣,乃谋以兵入宫。 使其押衙马处钧告弘昭等,欲以牙兵入宿卫,问何所 可以居者。 弘昭等对曰:“宫中皆王所可居,王自择之。 ”因私谓处钧曰:“圣上 万福,王宜竭力忠孝,不可草草。 ”处钧具以告从荣,从荣还遣处钧语弘昭等曰: “尔辈不念家族乎? ”弘昭、赟及宣徽使孟汉琼等入告王淑妃以谋之,曰:“此事 须得侍卫兵为助。 ”乃召侍卫指挥使康义诚,谋于竹林之下。 义诚有子在秦王府, 不敢决其谋,谓弘昭曰:“仆为将校,惟公所使尔! ”弘昭大惧。 明日,从荣遣马处钧告冯赟曰:“吾今日入居兴圣宫。 ”又告义诚,义诚许诺。 赟即驰入内,见义诚及弘昭、汉琼等坐中兴殿阁议事,赟责义诚曰:“主上所以畜 养吾徒者,为今日尔! 今安危之机,间不容发,奈何以子故怀顾望,使秦王得至此 门,主上安所归乎? 吾辈复有种乎? ”汉琼曰:“贱命不足惜,吾自率兵拒之。 ” 即入见曰:“从荣反,兵已攻端门。 ”宫中相顾号泣。 明宗问弘昭等曰:“实有之 乎? ”对曰:“有之。 ”明宗以手指天泣下,良久曰:“义诚自处置,毋令震动京 师。 ”潞王子重吉在侧,明宗曰:“吾与尔父起微贱,至取天下,数救我危窘。 从 荣得何气力,而作此恶事! 尔亟以兵守诸门。 ”重吉即以控鹤兵守宫门。 是日,从荣自河南府拥兵千人以出。 从荣寮属甚众,而正直之士多见恶,其尤 所恶者刘赞、王居敏,而所昵者刘陟、高辇。 从荣兵出,与陟、辇并辔耳语,行至 天津桥南,指日景谓辇曰:“明日而今,诛王居敏矣! ”因阵兵桥北,下据胡床而 坐,使人召康义诚。 而端门已闭,叩左掖门,亦闭,而于门隙中见捧圣指挥使硃弘 实率骑兵从北来,即驰告从荣。 从荣惊惧,索铁厌心,自调弓矢。 皇城使安从益率 骑兵三百冲之,从荣兵射之,从益稍却。 弘实骑兵五百自左掖门出,方渡河,而后 军来者甚众,从荣乃走归河南府,其判官任赞已下皆走出定鼎门,牙兵劫嘉善坊而 溃。 从荣夫妻匿床下,从益杀之。 明宗闻从荣已死,悲咽几堕于榻,绝而苏者再。 冯道率百寮入见,明宗曰: “吾家事若此,惭见群臣! ”君臣相顾,泣下沾襟。 从荣二子尚幼,皆从死。 后六 日而明宗崩。 ○明宗四侄 明宗兄弟皆不见于世家,而有侄四人,曰从璨、从璋、从温、从敏。 从璨初为右卫大将军,安重诲用事,自诸王将相皆下之,从璨为人刚猛,不能 少屈,而性倜傥,轻财好施,重诲忌之。 明宗幸汴州,以从璨为大内皇城使。 尝于 会节园饮,酒酣,戏登御榻,重诲奏其事,贬房州司户参军,赐死。 重诲见诛,诏 复其官,赠太保。 从璋字子良,少善骑射。 庄宗时,将兵戍常山,闻明宗兵变于魏,乃亦起兵据 刑州。 明宗即位,以为捧圣左厢都指挥使,改皇城使,领饶州刺史,拜彰国军节度 使,徙镇义成。 明宗幸汴州,从璋欲率民为贡献,其从事谏以为不可,从璋怒,引 弓欲射之,坐罢为右骁卫上将军。 居久之,出镇保义,徙河中。 长兴四年夏,封洋 王。 晋高祖立,徙镇威胜,降封陇西郡公。 从璋为人贪鄙,自镇保义,始折节自修, 在南阳颇有遗爱。 天福二年卒,年五十一。 从温字德基,初为北京副留守。 历安国、忠武、义武、成德、武宁五节度使, 封兗王。 晋高祖立,复为忠武军节度使。 从温为人贪鄙,多作天子器服以自僭,宗 族、宾客谏之,不听,其妻关氏大呼于牙门曰:“从温欲反,而造天子服器。 ”从 温大恐,乃悉毁之。 明宗诸子八人,至晋出帝时六已亡殁,惟从温、从敏在,太后常曰:“吾惟有 一兄,岂可绳之以法! ”从温由此益骄。 尝诬亲吏薛仁嗣为盗,悉籍没其家赀数千 万。 仁嗣等诣阙自诉,事下有司,从温具伏。 出帝惧伤太后意,释之而不问。 开运 二年,徙河阳三城,卒于官。 是时从璋子重俊为虢州刺史,坐脏,亦以太后故,罪其判官高献而已。 重俊复 为商州刺史。 坐与其妹奸及杀其仆孙汉荣掠其妻,赐死。 从敏字叔达,为人沉厚寡言,善骑射。 初从庄宗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兼行军司马, 明宗入立,迁皇城使、保义军节度使,与讨王都。 历镇横海、义武、成德、归德、 保义、昭义、河阳,封泾王。 汉高祖时,为西京留守,封秦国公。 周广顺元年卒, 赠中书令,谥曰恭惠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2:07:09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18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