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卷四十六 列传·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内容: 周变 黄宪 徐稺 姜肱 申屠蟠《易》曰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。 ”孔子称“蘧伯玉邦有道则仕,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也”。 然用舍之端,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。 故其行也,则濡足蒙垢,出身以效时,及其止也,则穷栖茹菽,臧宝以迷国。 太原闵仲叔者,世称节士,虽周党之洁清,自以弗及也。 党见其含菽饮水,遗以生蒜,受而不食。 建武中,应司徒侯霸之辟。 既至,霸不及政事,徒劳苦而已。 仲叔恨曰:“始蒙嘉命,且喜且惧;今见明公,喜惧皆去。 以仲叔为不足问邪,不当辟也。 辟而不问,是失人也。 ”遂辞出,投劾而去。 复以博士征,不至。 客居安邑。 老病家贫,不能得肉,日买猪肝一片,屠者或不肯与,安邑令闻,敕吏常给焉。 仲叔怪而问之,知,乃叹曰:“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? ”遂去,客沛。 以寿终。 仲叔同郡荀恁,字君大,少亦修清节。 资财千万,父越卒,悉散与九族。 隐居山泽,以求厥志。 王莽末,匈奴寇其本县广武,闻恁名节,相约不入荀氏闾。 光武征,以病不至。 永平初,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,开东B22B延贤俊,辟而应焉。 及后朝会,显宗戏之曰:“先帝征君不至,骠骑辟君而来,何也? ”对曰:“先帝秉德以惠下,故臣可得不来。 骠骑执法以检下,故臣不敢不至。 ”后月余,罢归,卒于家。 桓帝时,安阳人魏桓,字仲英,亦数被征。 其乡人劝之行。 桓曰:“夫干禄求进,所以行其志也。 今后宫千数,其可损乎? 厩马万匹,其可减乎? 左右悉权豪,其可去乎? ”皆对曰:“不可。 ”桓乃慨然叹曰:“喂桓生行死归,宗诸子何有哉! ”遂引身不出。 若二三子,可谓识去就之概,候时而处。 夫然,岂其枯槁苟而己哉? 盖诡时审己,以成其道焉。 余故列其风流,区而载之。 周燮字彦祖,汝南安城人,决曹掾燕之后也。 燮生而钦颐折頞,丑状骇人。 其母欲弃之,其父不听,曰:“吾闻贤圣多有异貌。 兴我宗者,乃此兒也。 ”于是养之。 始在髫ED23,而知廉让;十岁就学,能通《诗》、《论》;及长,专精《礼》、《易》。 不读非圣之书,不修贺问之好。 有先人草庐结于冈畔,下有陂田,常肆勤以自给。 非身所耕渔,则不食也。 乡党宗族希得见者。 举孝廉,贤良方正,特征,皆以疾辞。 延光二年,安帝以玄纁羔币聘燮,及南阳冯良,二郡各遣丞掾致礼。 宗族更劝之曰:“夫修德立行,所以为国。 自先世以来,勋宠相承,君独何为呜东冈之陂乎? ”燮曰:“吾既不能隐处巢穴,追绮季之迹,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,斯固以滑泥扬波,同其流矣。 夫修道者,度其时而动。 动而不时,焉得亨乎! ”因自载到颍川阳城,遣门生送敬,遂辞疾而归。 良亦载病到近县,送礼而还。 诏书告二郡,岁以羊、酒养病。 良字君郎。 出于孤微,少作县吏。 年三十,为尉从佐。 奉檄迎督邮,即路慨然,耻在厮役,因坏车杀马,毁裂衣冠,乃遁至犍为,从杜抚学。 妻子求索,踪迹断绝。 后乃见草中有败车死马,衣裳腐朽,谓为虎狼盗贼所害,发丧制服。 积十许年,乃还乡里。 志行高整,非礼不动,遇妻子如君臣,乡党以为仪表。 燮、良年皆七十余终。 黄宪字叔度,汝南慎阳人也。 世贫贱,父为牛医。 颍川荀淑至慎阳,遇宪于逆族,时年十四,淑竦然异之,揖与语,移日不能去。 谓宪曰:“子,吾之师表也。 ”既而前至袁阆所,未及劳问,逆曰:“子国有颜子,宁识之乎? ”阆曰:“见吾叔度邪? ”是时,同郡戴良才高倨傲,而见宪未尝不正容,及归,罔然若有失也。 其母问曰:“汝复从牛医兒来邪? ”对曰:“良不见叔度,不自以为不及;既睹其人,则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,固难得而测矣。 ”同郡陈蕃、周举常相谓曰:“明月之间不见黄生,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。 ”及蕃为三公,临朝叹曰“叔度若在,吾不敢先佩印绶矣。 ”太守王龚在郡,礼进贤达,多所降致,卒不能屈宪。 郭林宗少游汝南,先过袁阆,不宿而退,进往从宪,累日方还。 或以问林宗。 林宗曰:“奉高之器,譬诸B239滥,虽清而易挹。 叔度汪汪若千顷陂,澄之不清,淆之不浊,不可量也。 ”宪初举孝廉,又辟公府,友人劝其仕,宪亦不拒之,暂到京师而还,竟无所就。 年四十八终,天下号曰“征君”。 论曰:“黄宪言论风旨,无所传闻,然士君子见之者,靡不服深远,去C045吝。 将以道周性全,无德而称乎? 余曾祖穆侯以为宪隤然其处顺,渊乎其似道,浅深莫臻其分,清浊未议其方。 若及门于孔氏,其殆庶乎! 故尝著论云。 徐稺字孺子,豫章南昌人也。 家贫,常自耕稼,非其力不食。 恭俭义让,所居服其德。 屡辟公府,不起。 时陈蕃为太守,以礼请署功曹,稺不免之,既谒而退。 蕃在郡不接宾客,惟稺来特设一榻,去则县之。 后举有道,家拜太原太守,皆不就。 延熹二年,尚书令陈蕃、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稺等曰:“臣闻善人天地之纪,政之所由也。 《诗》云:‘思皇多士,生此王国。 ’天挺俊B06C,为陛下出,当辅弼明时,左右大业者也。 伏见处士豫章徐稺、彭城姜肱、汝南袁闳、京兆韦著、颍川李昙,德行纯备,著于人听。 若使擢登三事,协亮天工,必能翼宣盛美,增光日月矣。 ”桓帝乃以安车玄纁,备礼征之,并不至。 帝因问蕃曰:“徐稺、袁闳、韦著谁为先后? ”蕃对曰:“闳生出公族,闻道渐训。 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,所谓不扶自直,不镂自雕。 至于稺者,EBBC自江南卑薄之域,而角立杰出,宜当为先。 ”稺尝为太尉黄琼所辟,不就。 及琼卒归葬,稺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,设鸡酒薄祭,哭毕而去,不告姓名。 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,闻之,疑其稺也,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。 及于涂,容为设饭,共言稼穑之事。 临诀去,谓容曰:“为我谢郭林宗,大树将颠,非一绳所维,何为栖栖不遑宁处? ”及林宗有母忧,稺往吊之,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。 众怪,不知其故。 林宗曰:“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。 《诗》不云乎,‘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。 ’吾无德以堪之。 ”灵帝初,欲蒲轮聘稺,会卒,时年七十二。 子胤字季登,笃行孝悌,亦隐居不仕。 太守华歆礼请相见,固病不诣。 汉末寇贼从横,皆敬胤礼行,转相约敕,不犯其闾。 建安中卒。 李昙字云,少孤,继母严酷,昙事之愈谨,为乡里所称法。 养亲行道,终身不仕。 姜肱字伯淮,彭城广戚人也。 家世名族。 肱与二弟仲海、季江,俱以孝行著闻。 其友爱天至,常共卧起。 及各娶妻,兄弟相恋,不能别寝,以系嗣当立,乃递往就室。 肱博通《五经》,兼明星纬,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。 诸公争加辟命,皆不就。 二弟名声相次,亦不应征聘,时人慕之。 肱尝与季江谒郡,夜于道遇盗,欲杀之。 肱兄弟更相争死,贼遂两释焉,但掠夺衣资而已。 既至郡中,见肱无衣服,怪问其故,肱托以它辞,终不言盗。 盗闻而感悔,后乃就精庐,求见征君。 肱与相见,皆叩头谢罪,而还所略物。 肱不受,劳以酒食而遣之。 后与徐稺俱征,不至。 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。 肱卧于幽暗,以被韬面,言患眩疾,不欲出风。 工竟不得见之。 中常侍曹节等专执朝事,新诛太傅陈蕃、大将军窦武,欲借宠贤德,以释众望,乃白征肱为太守。 肱得诏,乃私告其友曰:“吾以虚获实,遂藉身价。 明明在上,犹当固其本志,况今政在阉竖,夫何为哉! ”乃隐身遁命,远浮海滨。 再以玄纁聘,不就。 即拜太中大夫,诏书至门。 肱使家人对云“久病就医”。 遂羸服间行,窜伏青州界中,卖卜给食。 召命得断,家亦不知其处,历年乃还。 年七十七,熹平二年终于家。 弟子陈留刘操追慕肱德,共刊石颂之。 申屠蟠字子龙,陈留外黄人也。 九岁丧父,哀毁过礼。 服除,不进酒肉十余年。 每忌日,辄三日不食。 同郡缑氏女玉为父报仇,杀夫氏之党,吏执玉以告外黄令梁配,配欲论杀玉。 蟠时年十五,为诸生,进谏曰:“玉之节义,足以感无耻之孙,激忍辱之子。 不遭明时,尚当表旌庐墓,况在清听,而不加哀矜! ”配善其言,乃为谳得减死论。 乡人称美之。 家贫,佣为漆工。 郭林宗见而奇之。 同郡蔡邕深重蟠,及被州辟,乃辞让之曰:“申屠蟠禀气玄妙,性敏心通,丧亲尽礼,几于毁灭。 至行美义,人所鲜能。 安贫乐潜,味道守真,不为燥湿轻重,不为穷达易节。 方之于邕,以齿则长,以德则贤。 ”后郡召为主簿,不行。 遂隐居精学,博贯《五经》,兼明图纬。 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,子居临殁,以身托蟠,蟠乃躬推辇车,送丧归乡里。 遇司隶从事于河、巩之间,从事义之,为封传护送,蟠不肯受,投传于地而去。 事毕还学。 太尉黄琼辟,不就。 及琼卒,归葬江夏,四方名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,互相谈论,莫有及蟠者。 唯南郡一生与相酬对,既别,执蟠手曰:“君非聘则征,如是相见于上京矣。 ”蟠勃然作色曰:“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,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? ”因振手而去,不复与言。 再举有道,不就。 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,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。 太学生争慕其风,以为文学将兴,处士复用。 蟠独叹曰:“昔战国之世,处士横议,列国之王,至为拥E45D先驱,卒有坑儒烧书之祸,今之谓矣。 ”乃绝迹于梁、砀之间,因树为屋,自同佣人。 居二年,滂等果罹党锢,或死或刑者数百人,蟠确然免于疑论。 后蟠友人陈郡冯雍坐事系狱,豫州牧黄琬欲杀之。 或劝蟠救雍,蟠不肯行,曰:“黄子琰为吾故邪,未必合罪。 如不用吾言,虽往何益! ”琬闻之,遂免雍罪。 大将军何进连征不诣,进必欲致之,使蟠同郡黄忠书劝曰:“前莫府初开,至如先生,特加殊礼,优而不名,申以手笔,设几杖之坐。 经过二载,而先生抗志弥高,所尚益固。 窃论先生高节有余,于时则未也。 今颍川荀爽载病在道,北海郑玄北面受署。 彼岂乐羁牵哉,知时不可逸豫也。 昔人之隐,遭时则放声灭迹,巢栖茹薇。 其不遇也,则裸身大笑,被发狂歌。 今先生处平壤,游人间,吟典籍,袭衣裳,事异昔人,而欲远蹈其迹,不亦难乎! 孔氏可师,何必首阳。 ”蟠不答。 中平五年,复与爽、玄及颍川韩融、陈纪等十四人并博士征,不至。 明年,董卓废立,蟠及爽、融、纪等复俱公车征,惟蟠不到。 众人咸劝之,蟠笑而不应。 居无几,爽等为卓所胁迫,西都长安,京师扰乱。 及大驾西迁,公卿多遇兵饥,室家流散,融等仅以身脱。 唯蟠处乱末,终全高志。 年七十四,终于家。 赞曰:琛宝可怀,贞期难对。 道苟违运,理用同废。 与其遐栖,岂若蒙秽? 凄凄硕人,陵阿穷退。 韬伏明姿,甘是堙暧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09:30:47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1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