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卷二十三 列传·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 内容: 郭伋 杜诗 孔奋 张堪 廉范 王堂 苏章 族孙不韦 羊续 贾琮 陆康郭B025字细侯,扶风茂陵人也。 高祖父解,武帝时以任侠闻。 父梵,为蜀郡太守。 B025少有志行,哀、平间辟大司空府,三迁为渔阳都尉。 王莽时为上谷大尹,迁并州牧。 更始新立,三辅连被兵寇,百姓震骇,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,莫肯先附。 更始素闻B025名,征拜左冯翊,使镇抚百姓。 世祖即位,拜雍州牧,再转为尚书令,数纳忠谏争。 建武四年,出为中山太守。 明年,彭宠灭,转为渔阳太守。 渔阳既离王莽之乱,重以彭宠之败,民多猾恶,寇贼充斥。 B025到,示以信赏,纠戮渠帅,盗贼销散。 时,匈奴数抄郡界,边境苦之。 B025整勒士马,设攻守之略,匈奴畏惮远迹,不敢复入塞,民得安业。 在职五岁,户口增倍。 后颍川盗贼群起,九年,征拜颍川太守。 召见辞谒,帝劳之曰:“贤能太守,去帝城不远,河润九里,冀京师并蒙福也。 君虽精于追捕,而山道险厄,自斗当一士耳,深宜慎之。 ”B0 25到郡,招怀山贼阳夏赵宏、襄城召吴等数百人,皆束手诣B025降,悉遣归附农。 因自劾专命,帝美其策,不以咎之。 后宏、吴等党与闻B025威信,远自江南,或从幽、冀,不期俱降,骆驿不绝。 十一年,省朔方刺史属并州。 帝以卢芳据北土,乃调B025为并州牧。 过京师谢恩,帝即引见,并召皇太子诸王宴语终日,赏赐车马衣服什物。 B025因言选补众职,当简天下贤俊,不宜专用南阳人。 帝纳之。 B025前在并州,素结恩德,及后入界,所到县邑,老幼相携,逢迎道路。 所过问民疾苦,聘求耆德雄俊,设几杖之礼,朝夕与参政事。 始至行部,到西河美稷,有童兒数百,各骑竹马,道次迎拜。 B025问:“兒曹何自远来? ”对曰:“闻使君到,喜,故来奉迎。 ”B025辞谢之。 及事讫,诸兒复送至郭外,问:“使君何日当还? ”B025谓别驾从事,计日告之。 行部既还,先期一日,B025为违信于诸兒,遂止于野亭,须期乃入。 是时,朝廷多举B025可为大司空,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,且匈奴未安,欲使久于其事,故不召。 B025知卢芳夙贼,难卒以力制,常严烽候,明购赏,以结寇心。 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B025,芳及亡入匈奴。 B025以老病上书乞骸骨。 二十二年,征为太中大夫,赐宅一区,及帷帐钱谷,以充其家,B025辄散与宗亲九族,无所遗余。 明年卒,时年八十六。 帝亲临吊,赐冢茔地。 杜诗字君公,河内汲人也。 少有才能,仕郡功曹,有公平称。 更始时,辟大司马府。 建武元年,岁中三迁为侍御史,安集洛阳。 时,将军萧广放纵兵士,暴横民间,百姓惶扰,诗敕晓不改,遂格杀广,还以状闻。 世祖召见,赐以C97D戟,复使之河东,诛降逆贼杨异等。 诗到大阳,闻贼规欲北度,乃与长史急焚其船,部勒郡兵,将突骑趁击,斩异等,贼遂剪灭。 拜成皋令,视事三岁,举政尤异。 再迁为沛郡都尉,转汝南都尉,所在称治。 七年,迁南阳太守。 性节俭而政治清平,以诛暴立威,善于计略,省爱民役。 造作水排,铸为农器,用力少,见功多,百姓便之。 又修治陂池,广拓土田,郡内比室殷足。 时人方于召信臣,故南阳为之语曰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 ”诗自以无劳,不安久居大郡,求欲降避功臣,乃上疏曰:陛下亮成天工,克济大业,偃兵修文,群帅反旅,海内合和,万世蒙福,天下幸甚。 唯匈奴未譬圣德,威侮三垂,陵虐中国,边民虚耗,不能自守,臣恐武猛之将虽勤,亦未得解甲EA72弓也。 夫勤而不息亦怨,劳而不休亦怨,怨恨之师,难复责功。 臣伏睹将帅之情,功臣之望,冀一休足于内郡,然后即戎出命,不敢有恨。 世愚以为“师克在和不在众”,陛下虽垂念北边,亦当颇泄用之。 昔汤、武善御众,故无忿鸷之师。 陛下起兵十有三年,将帅和睦,士卒凫B24B。 今若使公卿郡守出于军垒,则将帅自厉;士卒之复,比于宿卫,则戎士自百。 何者? 天下已安,各重性命,大臣以下,咸怀乐土,不雠其功而厉其用,无以劝也。 陛下诚宜虚缺数郡,以俊振旅之臣,重复厚赏,加于久役之士。 如此,缘边屯戍之师,竞而忘死,乘城拒塞之吏,不辞其劳,则烽火精明,守战坚固。 圣王之政,必因人心。 今猥用愚薄,塞功臣之望,诚非其宜。 臣诗伏自惟忖,本以史吏一介之才,遭陛下创制大业,贤俊在外,空乏之间,超受大恩,牧养不称,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 八年,上书乞避功德,陛下殊恩,未许放退。 臣诗蒙恩尤深,义不敢苟冒虚请,诚不胜至愿,愿退大郡,受小职。 及臣齿壮,力能经营剧事,如使臣诗必有补益,复受大位,虽析珪授爵,所不辞也。 惟陛下哀矜! 帝惜其能,遂不许之。 诗雅好推贤,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。 初,禁网尚简,但以玺书发兵,未有虎符之信,诗上疏曰:“臣闻兵者国之凶器,圣人所慎。 旧制发兵,皆以虎符,其余征调,竹使而已。 符第合会,取为大信,所以明著国命,敛持威重也。 间者发兵,但用玺书,或以诏令,如有奸人诈伪,无由知觉。 愚以为军旅尚兴,贼虏未殄,征兵郡国,宜有重慎,可立虎符,以绝奸端。 昔魏之公子,威倾邻国,犹假兵符,以解赵围,若无如姬之仇,则其功不显。 事有烦而不可省,费而不得已,盖谓此也。 ”书奏,从之。 诗身虽在外,尽心朝廷,谠言善策,随事献纳。 视事七年,政化大行。 十四年,坐遣客为弟报仇,被征,会病卒。 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,丧无所归。 诏使治丧郡邸,赙绢千匹。 孔奋字君鱼,扶风茂陵人也。 曾祖霸,元帝时为侍中。 奋少从刘歆受《春秋左氏传》,歆称之,谓门人曰:“吾已从君鱼受道矣。 ”遭王莽乱,奋与老母、幼弟避兵河西。 建武五年,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,守姑臧长。 八年,赐爵关内侯。 时天下扰乱,惟河西独安,而姑臧称为富邑,通货羌胡,市日四合,每居县者,不盈数月辄致丰积。 奋在职四年,财产无所增。 事母孝谨,虽为俭约,奉养极求珍膳。 躬率妻、子,同甘菜茹。 时天下未定,士多不修节操,而奋力行清洁,为众人所笑,或以为身处脂膏,不能以自润,徒益苦辛耳。 奋既立节,治贵仁平,太守梁统深相敬待,不以官属礼之,常迎于大门,引入见母。 陇蜀既平,河西守令咸被征召,财货连毂,弥竟川泽。 惟奋无资,单车就路。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:“孔君清廉仁贤,举县蒙恩,如何今去,不共报德! ”遂相赋敛牛、马、器物千万以上,追送数百里。 奋谢之而已,一无所受。 既至京师,除武都郡丞。 时,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,残杀郡守,贼畏奋追急,乃执其妻子,欲以为质。 奋年已五十,唯有一子,终不顾望,遂穷力讨之。 吏民感义,莫不倍用命焉。 郡多氐人,便习山谷,其大豪齐钟留者,为群氐所信向。 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,共为表里。 贼窘惧逼急,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,冀当退却,而击之愈厉,遂禽灭茂等,奋妻、子亦为所杀。 世祖下诏褒美,拜为武都太守。 奋自为府丞,已见敬重,及拜太守,举郡莫不改操。 为政明断,甄善疾非,见有美德,爱之如亲,其无行者,忿之若仇,郡中称为清平。 弟奇,游学洛阳。 奋以奇经明当仕,上病去官,守约乡闾,卒于家。 奇博通经典,作《春秋左氏删》。 奋晚有子嘉,官至城门校尉,作《左氏说》云。 张堪字君游,南阳宛人也,为郡族姓。 堪早孤。 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。 年十六,受业长安,志美行厉,诸儒号曰“圣童”。 世祖微时,见堪志操,常嘉焉。 及即位,中郎将来歙荐堪,召拜郎中,三迁为谒者。 使送委输缣帛,并领骑七千匹,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,在道追拜蜀郡太守。 时汉军余七日粮,阴具船欲遁去。 堪闻之,驰往见汉,说述必败,不宜退师之策。 汉从之,乃示弱挑敌,述果自出,战死城下。 成都既拔,堪先入据其城,捡阅库藏,收其珍宝,悉条列上言,秋毫无私。 慰抚吏民,蜀人大悦。 在郡二年,征拜骑都尉,后领票骑将军杜茂营,击破匈奴于高柳,拜渔阳太守。 捕击奸猾,赏罚必信,吏民皆乐为用。 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,堪率数千骑奔击,大破之,郡界以静。 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,劝民耕种,以致殷富。 百姓歌曰:“桑无附枝,麦穗两岐。 张君为政,乐不可支。 ”视事八年,匈奴不敢犯塞。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,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。 蜀郡计掾樊显进曰:“渔洋太守张堪昔在蜀,其仁以惠下,威能讨奸。 前公孙述破时,珍宝山积,F8C7握之物,足富十世,而堪去职之日,乘折辕车,布被囊而已。 ”帝闻,良久叹息,拜显为鱼复长。 方征堪,会病卒,帝深悼惜之,下诏褒扬,赐帛百匹。 廉范字叔度,京兆杜陵人也,赵将廉颇之后也。 汉兴,以廉氏豪宗,自苦陉徙焉。 世为边郡守,或葬陇西襄武,故因仕焉。 曾祖父褒,成、哀间为右将军,祖父丹,王莽时为大司马庸部牧,皆有名前世。 范父遭丧乱,客死于蜀汉,范遂流寓西州。 西州平,归乡里。 年十五,辞母西迎父丧。 蜀郡太守张穆,丹之故吏,乃重资送范,范无所受,与客步负丧归葭萌。 载船触石破没,范抱持棺柩,遂俱沉溺,众伤其义,钩求得之,疗救仅免于死。 穆闻,复驰遣使持前资物追范,范又固辞。 归葬服竟,诣京师受业,事博士薛汉。 京兆、陇西二郡更请召,皆不应,永平初,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,会融为州所举案,范知事谴难解,欲以权相济,乃托病求去,融不达其意,大恨之。 范于是东至洛阳,变名姓,求代廷尉狱卒。 居无几,融果征下狱,范遂得卫侍左右,尽心勤劳。 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,乃谓曰:“卿何似我故功曹邪? ”范诃之曰:“君困厄瞀乱邪! ”语遂绝。 融系出因病,范随而养视,及死,竟不言,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,葬毕乃去。 后辟公府,会薛汉坐楚王事诛,故人门生莫敢视,范独往收敛之。 吏以闻,显宗大怒,召范入,诘责曰:“薛汉与楚王同谋,交乱天下,范公府掾,不与朝廷同心,而反收敛罪人,何也? ”范叩头曰:“臣无状愚戆,以为汉等皆已伏诛,不胜师资之情,罪当万坐。 ”帝怒稍解,问范曰:“卿廉颇后邪? 与右将军褒、大司马丹有亲属乎? ”范对曰:“褒,臣之曾祖;丹,臣之祖也。 帝曰:“怪卿志胆敢尔! ”因贳之。 由是显名。 举茂才,数月,再迁为云中太守。 会匈奴大入塞,烽火日通。 故事,虏入过五千人,移书傍郡。 吏欲传檄求救,范不听,自率士卒拒之。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。 会日暮,令军士各交缚两炬,三头EB26火,营中星列。 虏遥望火多,谓汉兵救至,大惊。 待旦将退,范乃令军中蓐食,晨往赴之,斩首数百级,虏自相辚藉,死者千余人,由此不敢复向云中。 后频历武威、武都二郡太守,随俗化导,各得治宜。 建中初,迁蜀郡太守,其俗尚文辩,好相持短长,范每厉以淳厚,不受偷薄之说。 成都民物丰盛,邑宇逼侧,旧制禁民夜作,以防火灾,而更相隐蔽,烧者日属。 范乃毁削先令,但严使储水而已。 百姓为便,乃歌之曰:“廉叔度,来何墓? 不禁火,民安作。 平生无襦今五绔。 ”在蜀数年,坐法免归乡里。 范世在边,广田地,积财粟,悉以赈宗族朋友。 肃宗崩,范奔赴敬陵。 时庐江郡掾严麟奉章吊国,俱会于路。 麟乘小车,涂深马死,不能自进,范见而愍然,命从骑下马与之。 不告而去。 麟事毕,不知马所归,乃缘踪访之。 或谓麟曰:“故蜀郡太守廉叔度,好周人穷急,今奔国丧,独单是耳。 ”麟亦素闻范名,以为然,即牵马造门,谢而归之。 世伏其好义,然依倚大将军窦宪,以此为讥。 卒于家。 初,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,时人称曰:“前有管、鲍,后有庆、廉。 ”鸿慷慨有义节,位至琅邪、会稽二郡太守,所在有异迹。 论曰:“张堪、廉范皆以气侠立名,观其振危急,赴险厄,有足壮者。 堪之临财,范之忘施,亦足以信意而感物矣。 若夫高祖之召栾布,明帝之引廉范,加怒以发其志,就戮更延其宠,闻义能徙,诚君道所尚,然情理之枢,亦有开塞之感焉。 王堂字敬伯,广汉C745人也。 初举光禄茂才,迁穀城令,治有名迹。 永初中,西羌寇巴郡,为民患,诏书遣中郎将尹就攻讨,连年不克。 三府举堂治剧,拜巴郡太守。 堂驰兵赴贼,斩虏千余级,巴、庸清静,吏民生为立祠。 刺史张乔表其治能,迁右扶风。 安帝西巡,阿母王圣、中常侍江京等并请属于堂,堂不为用。 掾史固谏之,堂曰:“吾蒙国恩,岂可为权宠阿意,以死守之! ”即日遣家属归,闭B441上病。 果有诬奏堂者,会帝崩,京等悉诛,堂以守正见称。 永建二年,征入为将作大臣。 四年,坐公事左转议郎。 复拜鲁相,政存简一,至数年无辞讼。 迁汝南太守,搜才礼士,不苟自专,乃教掾史曰:“古人劳于求贤,逸于任使,故能化清于上,事缉于下。 其宪章朝右,简核才职,委功曹陈蕃。 匡政理务,拾遗补阙,任主簿应嗣。 庶循名责实,察言观效焉。 ”自是委诚求当,不复妄有辞教,郡内称治。 时大将军梁商及尚书令袁汤,以求属不行,并恨之。 后庐江贼迸入弋阳界,堂勒兵追讨,即便奔散,而商、汤犹因此风州奏堂在任无警,免归家。 年八十六卒。 遗令薄敛,瓦棺以葬。 子稚,清行不仕。 曾孙商,益州牧刘焉以为蜀郡太守,有治声。 苏章字孺文,扶风平陵人也。 八世祖建,武帝时为右将军。 祖父纯,字桓公,有高名,性强切而持毁誉,士友咸惮之,至乃相谓曰:“见苏桓公,患其教责人,不见,又思之。 ”三辅号为“大人”。 永平中,为奉车都尉窦固军,出击北匈奴、车师有功,封中陵乡侯,官至南阳太守。 章少博学,能属文。 安帝时,举贤良方正,对策高第,为议郎。 数陈得失,其言甚直。 出为武原令,时岁饥,辄开仓廪,活三千余户。 顺帝时,迁冀州刺史。 故人为清河太守,章行部案其奸臧。 乃请太守,为设酒肴,陈平生之好甚次。 太守喜曰:“人皆有一天,我独有二天。 ”章曰:“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,私恩也;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,公法也。 ”遂举正其罪。 州境知章无私,望风畏肃。 换为并州刺史,以推折权豪,忤旨,坐免。 隐身乡里,不交当世。 后征为河南尹,不就。 时天下日敝,民多悲苦,论者举章有干国才,朝廷不能复用,卒于家。 兄曾孙不韦。 不韦字公先。 父谦,初为郡督邮。 时魏郡李暠为美阳令,与中常侍具瑗交通,贪暴为民患,前后监司畏其势援,莫敢纠问。 及谦至,部案得其臧,论输左校。 谦累迁至金城太守,去郡归乡里。 汉法,免罢守令,自非诏征,不得妄到京师。 而谦后私至洛阳,时暠为司隶校尉,收谦诘掠,死狱中,暠又因刑其尸,以报昔怨。 不韦时年十八,征诣公车,会谦见杀,不韦载丧归乡里,瘗而不葬,仰天叹曰:“伍子胥独何人也! ”乃藏母于武都山中,遂变名姓,尽以家财募剑客,邀暠于诸陵间,不克。 会暠迁大司农,时右校刍B068在寺北垣下,不韦与亲从兄弟潜入B068中,夜则凿地,昼则逃伏。 如此经月,遂得傍达暠之寝室,出其床下。 值暠在厕,因杀其妾并及小兒,留书而去。 暠大惊惧,乃布棘于室,以板籍地,一夕九徙,虽家人莫知其处。 每出,辄剑戟随身,壮士自卫,不韦知暠有备,乃日夜飞驰,径到魏郡,掘其父阜冢,断取阜头,以祭父坟,又标之于市曰“李君迁父头”。 暠匿不敢言,而自上退位,归乡里,私掩塞冢椁。 捕求不韦,历岁不能得,愤恚感伤,发病欧血死。 不韦后遇赦还家,乃始改葬,行丧。 士大夫多讥其发掘冢墓,归罪枯骨,不合古义,惟任城何休方之伍员。 太原郭林宗闻而论之曰:“子胥虽云逃命,而见用强吴,凭阖庐之威,因轻悍之众,雪怨旧郢,曾不终朝,而但鞭墓戮尸,以舒其愤,竟无手刃后主之报。 岂如苏子单特孑立,靡因靡资,强仇豪援,据位九卿,城阙天阻,宫府幽绝,埃尘所不能过,雾露所不能沾。 不韦毁身焦虑,出于百死,冒触严禁,陷族祸门,虽不获逞,为报已深。 况复分骸断首,以毒生者,使暠怀忿结,不得其命,犹假手神灵以毙之也。 力惟匹夫,功隆千乘,比之于员,不以优乎? ?议者于是贵之。 后太傅陈蕃辟,不应,为郡五官掾。 初,弘农张奂睦于苏氏,而武威段颎与暠素善,后奂、颎有隙。 及颎为司隶,以礼辟不韦,不韦惧之,称病不诣。 颎既积愤于奂,因发怒,乃追咎不韦前报暠事,以为暠表治谦事,被报见诛,君命天也,而不韦仇之。 又令长安男子告不韦多将宾客夺舅财物,遂使从事张贤等就家杀之。 乃先以鸩与贤父曰:“若贤不得不韦,便可饮此。 ”贤到扶风,郡守使不韦奉谒迎贤,即时收执,并其一门六十余人尽诛灭之,诸苏以是衰破。 乃段颎为阳球所诛,天下以为苏氏之报焉。 羊续字兴祖,太山平阳人也。 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,祖父侵,安帝时司隶校尉。 父儒,桓帝时为太常。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,去官后,辟大将军窦武府。 及武败,坐党事,禁锢十余年,幽居守静。 及党禁解,复辟太尉府,四迁为庐江太守。 后扬州黄巾贼攻舒,焚烧城郭,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,皆持兵勒陈,其小弱者,悉使负水灌火,会集数万人,并执力战,大破之,郡界平。 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,续复击破之,斩首三千余级,生获渠帅,其余党辈原为平民,赋与佃器,使就农业。 中平三年,江夏兵赵慈反叛,杀南阳太守秦颉,攻没六县,拜续为南阳太守。 当入郡界,乃羸服间行,侍童子一人,观历县邑,采问风谣,然后乃进。 其令长贪挈,吏民良猾,悉逆知其状,郡内惊竦,莫不震慑。 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,斩之,获首五千余级,属县余贼并诣续降,续为上言,宥其枝附。 贼既清平,乃班宣政令,候民病利,百姓欢服。 时,权豪之家多尚奢丽,续深疾之,常敝衣薄食,车马羸败。 府丞尝献其生鱼,续受而悬于庭;丞后又进之,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。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,续闭门不内妻,自将秘行,其资藏惟有布衾、敝祗B23B,盐、麦数斛而已,顾敕秘曰:“吾自奉若此,何以资尔母乎? ”使与母俱归。 六年,灵帝欲以续为太尉。 时拜三公者,皆输东园礼钱千万,令中使督之,名为“左驺”。 其所之往,辄迎致礼敬,厚加赠赂。 续乃坐使人于单席,举缊袍以示之,曰:“臣之所资,惟斯而已。 ”左驺白之,帝不悦,以此故不登公位。 而征为太常,未及行,会病卒,时年四十八。 遗言薄敛,不受赗遗。 旧典,二千石卒官赙百万,府丞焦俭遵续先意,一无所受。 诏书褒美,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。 贾琮字孟坚,东郡聊城人也。 举孝廉,再迁为京令,有政理迹。 旧交阯土多珍产,明玑、翠羽、犀、象、玳瑁、异香、美木之属,莫不自出。 前后刺史率多无情行,上承权贵,下积私赂,财计盈给,辄复求见迁代,故吏民怨叛。 中平元年,交阯屯兵反,执刺史及合浦太守,自称“柱天将军”。 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,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。 琮到部,讯其反状,咸言赋敛过重,百姓莫不空单,京师遥远,告冤无所,民不聊生,故聚为盗贼。 琮即移书告示,各使安其资业,招抚荒散,蠲复徭役,诛斩渠帅为大害者,简选良吏试守诸县,岁间荡定,百姓以安。 巷路为之歌曰:“贾父来晚,使我先反;今见清平,吏不敢饭。 ”在事三年,为十三州最,征拜议郎。 时,黄巾新破,兵凶之后,郡县重敛,因缘生奸。 诏书沙汰刺史、二千石,更选清能吏,乃以琮为冀州刺史。 旧典,传车骖驾,垂赤帷裳,迎于州界。 及琮之部,升车言曰:“刺史当远视广听,纠察美恶,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? ”乃命御者褰之。 百城闻风,自然竦震。 其诸臧过者,望风解印绶去,惟瘿陶长济阴董昭、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,于是州界翕然。 灵帝崩,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,卒于官。 陆康字季宁,吴郡吴人也。 祖父续,在《独行传》。 父褒,有志操,连征不至。 康少仕郡,以义烈称,刺史臧旻举为茂才,除高成令。 县在边垂,令户一人具弓弩以备不虞,不得行来。 长吏新到,辄发民缮修城郭。 康至,皆罢遣,百姓大悦。 以恩信为治,寇盗亦息,州郡表上其状。 光和元年,迁武陵太守,转守桂阳、乐安二郡,所在称之。 时,灵帝欲铸铜人,而国用不足,乃诏调民田,亩敛十钱。 而比水旱伤稼,百姓贫苦。 康上疏谏曰:“臣闻先王治世,贵在爱民。 省徭轻赋,以宁天下,除烦就约,以崇简易,故万姓从化,灵物应德。 末世衰主,穷奢极侈,造作无端,兴制非一,劳割自下,以从苟欲,故黎民吁嗟,阴阳感动。 陛下圣德承天,当隆盛化,而卒被诏书,亩敛田钱,铸作铜人,伏读惆怅,悼心失图。 夫十一而税,周谓之彻。 彻者通也,言其法度可通万世而行也。 故鲁宣税亩,而DC41灾自生;哀公增赋,而孔子非之。 岂有聚夺民物,以营无用之铜人;捐舍圣戒,自蹈亡王之法哉! 传曰:‘君举必书,书而不法,后世何述焉? ’陛下宜留神省察,改敝从善,以塞兆民怨恨之望。 ”书奏,内幸因此谮康援引亡国,以譬圣明,大不敬,槛车征诣廷尉。 待御史刘岱典考其事,岱为表陈解释,免归田里。 复征拜议郎。 会庐江贼黄穰等与江夏蛮连结十余万人,攻没四县,拜康庐江太守。 康申明赏罚,击破穰等,余党悉降。 帝嘉其功,拜康孙尚为郎中。 献帝即位,天下大乱,康蒙险遣孝廉计吏奉贡朝廷,诏书策劳,加忠义将军,秩中二千石。 时袁术屯兵寿春,部曲饥饿,遣使求委输兵甲。 康以其叛逆,闭门不通,内修战备,将以御之。 术大怒,遣其将孙策政康,围城数重。 康固守,吏士有先受休假者,皆遁伏还赴,暮夜缘城而入。 受敌二年,城陷。 月余,发病卒,年七十。 宗族百余人,遭离饥厄,死者将半。 朝廷愍其守节,拜子俊为郎中。 少子绩,仕吴为郁林太守,博学善政,见称当时。 幼年曾谒袁术,怀橘堕地者也,有名称。 赞曰:B025牧朔籓,信立童昏。 诗守南楚,民作谣言。 奋驰单乘,堪驾毁辕。 范得其朋,堂任良肱。 二苏劲烈,羊、贾廉能。 季宁拒策,城陨冲輣。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09:28:31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1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