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列传·卷三十九 内容: ○酷吏 夫为国之体有四焉:一曰仁义,二曰礼制,三曰法令,四曰刑罚。 仁义礼制, 政之本也,法令刑罚,政之末也。 无本不立,无末不成。 然教化远而刑罚近,可以 助化而不可以专行,可以立威而不可以繁用。 《老子》曰:“其政察察,其人缺缺。 ” 又曰:“法令滋章,盗贼多有。 ”然则令之烦苛,吏之严酷,不能致理,百代可知。 考览前载,有时而用之矣。 昔秦任狱吏,赭衣满道。 汉革其风,矫枉过正。 禁网疏 阔,遂漏吞舟,大奸巨猾,犯义侵礼。 故刚克之吏,摧拉凶邪,一切禁奸,以救时 弊,虽垂教义,或有所取焉。 高祖膺期,平一江左,四海九州,服教从义。 至于威 行郡国,力折公侯,乘传赋人,探丸斫吏者,所在蔑闻焉。 无曩时之弊,亦已明矣。 士文等功不足纪,才行无闻,遭遇时来,叨窃非据,肆其褊性,多行无礼,君子小 人,咸罹其毒。 凡厥所莅,莫不懔然。 居其下者,视之如蛇虺,过其境者,逃之如 寇仇。 与人之恩,心非好善,加人之罪,事非疾恶。 其所笞辱,多在无辜,察其所 为,豺狼之不若也。 无禁奸除猾之志,肆残虐幼贱之心,君子恶之,故编为《酷吏 传》也。 ○厍狄士文 厍狄士文,代人也。 祖干,齐左丞相。 父敬,武卫将军、肆州刺史。 士文性孤 直,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。 少读书。 在齐袭封章武郡王,官至领军将军。 周武帝平 齐,山东衣冠多迎周师,唯士文闭门自守。 帝奇之,授开府仪同三司、随州刺史。 高祖受禅,加上开府,封湖陂县子,寻拜贝州刺史。 性清苦,不受公料,家无余财。 其子常啖官厨饼,士文枷之于狱累日,杖之一百,步送还京。 僮隶无敢出门,所买 盐菜,必于外境。 凡有出入,皆封署其门,亲旧绝迹,庆吊不通。 法令严肃,吏人 股战,道不拾遗。 有细过,必深文陷害。 尝入朝,遇上置酒高会,赐公卿入左藏, 任取多少。 人皆极重,士文独口衔绢一匹,两手各持一匹。 上问其故,士文曰: “臣口手俱满,余无所须。 ”上异之,别加赏物,劳而遣之。 士文至州,发擿奸隐, 长吏尺布升粟之赃,无所宽贷。 得千余人而奏之,上悉配防岭南,亲戚相送,哭泣 之声遍于州境。 至岭南,遇瘴疠死者十八九,于是父母妻子唯哭士文。 士文闻之, 令人捕捉,挝捶盈前,而哭者弥甚。 有京兆韦焜为贝州司马,河东赵达为清河令, 二人并苛刻,唯长史有惠政。 时人为之语曰:“刺史罗刹政,司马蝮蛇瞋,长史含 笑判,清河生吃人。 ”上闻而叹曰:“士文之暴,过于猛兽。 ”竟坐免。 未几,以 为雍州长史,士文谓人曰:“我向法深,不能窥候要贵,必死此官矣。 ”及下车, 执法严正,不避贵戚,宾客莫敢至门,人多怨望。 士文从父妹为齐氏嫔,有色,齐 灭之后,赐薛国公长孙览为妾。 览妻郑氏性妒,谮之于文献后,后令览离绝。 士文 耻之,不与相见。 后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忧,娉以为妻,由是士文、君明并为御史 所劾。 士文性刚,在狱数日,愤恚而死。 家无余财,有子三人,朝夕不继,亲友无 内之者。 ○田式 田式,字显标,冯翊下邦人也。 祖安兴,父长乐,仕魏,俱为本郡太守。 式性 刚果,多武艺,拳勇绝人。 周明帝时,年十八,授都督,领乡兵。 后数载,拜渭南 太守,政尚严猛,吏人重足而立,无敢违法者。 迁本郡太守,亲故屏迹,请托不行。 武帝闻而善之,进位仪同三司,赐爵信都县公,擢拜延州刺史。 从帝平齐,以功加 上开府,徙为建州刺史,改封梁泉县公。 高祖总百揆,尉迥作乱鄴城,从韦孝宽击 之。 以功拜大将军,进爵武山郡公。 及受禅,拜襄州总管,专以立威为务。 每视事 于外,必盛气以待其下,官属股栗,无敢仰视。 有犯禁者,虽至亲昵,无所容贷。 其女婿京兆杜宁,自长安省之,式诫宁无出入。 宁久之不得还,窃上北楼,以暢羁 思。 式知之,笞宁五十。 其所爱奴,尝诣式白事,有虫上其衣衿,挥袖拂去之。 式 以为慢己,立棒杀之。 或僚吏奸赃,部内劫盗者,无问轻重,悉禁地牢中,寝处粪 秽,令其苦毒,自非身死,终不得出。 每赦书到州,式未暇读,先召狱卒,杀重囚, 然后宣示百姓。 其刻暴如此。 由是为上所谴,除名为百姓。 式惭恚不食,妻子至其 所,辄怒,唯侍僮二人给使左右。 从家中索椒,欲以自杀,家人不与。 阴遣所侍僮 诣市买毒药,妻子又夺而弃之。 式恚卧。 其子信时为仪同,至式前流涕曰:“大人 既是朝廷旧臣,又无大过。 比见公卿放辱者多矣,旋复升用,大人何能久乎? 乃至 于此! ”式欻然而起,抽刀斫信,信遽走避之,刃中于阈。 上知之,以式为罪己之 深,复其官爵。 寻拜广州总管,卒官。 ○燕荣 燕荣,字贵公,华阴弘农人也。 父偘,周大将军。 荣性刚严,有武艺,仕周为 内侍上士。 从武帝伐齐,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,封高邑县公。 高祖受禅,进位大将 军,封落丛郡公,拜晋州刺史。 从河间王弘击突厥,以功拜上柱国,迁青州总管。 荣在州,选绝有力者为伍伯,吏人过之者,必加诘问,辄楚挞之,创多见骨。 奸盗 屏迹,境内肃然。 他州县人行经其界者,畏若寇仇,不敢休息。 上甚善之。 后因入 朝觐,特加劳勉。 荣以母老,请每岁入朝,上许之。 及辞,上赐宴于内殿,诏王公 作诗以饯之。 伐陈之役,以为行军总管,率水军自东莱傍海,入太湖,取吴郡。 既 破丹阳,吴人共立萧瓛为主,阻兵于晋陵,为宇文述所败,退保包山。 荣率精甲五 千蹑之,瓛败走,为荣所执,晋陵、会稽悉平。 检校扬州总管。 寻征为右武候将军。 突厥寇边,以为行军总管,屯幽州。 母忧去职。 明年,起为幽州总管。 荣性严酷, 有威容,长史见者,莫不惶惧自失。 范阳卢氏,代为著姓,荣皆署为吏卒以屈辱之。 鞭笞左右,动至千数,流血盈前,饮啖自若。 尝按部,道次见丛荆,堪为笞棰,命 取之,辄以试人。 人或自陈无咎,荣曰:“后若有罪,当免尔。 ”及后犯细过,将 挝之,人曰:“前日被杖,使君许有罪宥之。 ”荣曰:“无过尚尔,况有过邪! ” 榜棰如旧。 荣每巡省管内,闻官人及百姓妻女有美色,辄舍其室而淫之。 贪暴放纵 日甚。 是时元弘嗣被除为幽州长史,惧为荣所辱,固辞。 上知之,敕荣曰:“弘嗣 杖十已上罪,皆须奏闻。 ”荣忿曰:“竖子何敢弄我! ”于是遣弘嗣监纳仓粟,飏 得一糠一秕,辄罚之。 每笞虽不满十,然一日之中,或至三数。 如是历年,怨隙日 构,荣遂收付狱,禁绝其粮。 弘嗣饥馁,抽衣絮,杂水咽之。 其妻诣阙称冤,上遣 考功侍郎刘士龙驰驿鞫问。 奏荣虐毒非虚,又贼秽狼籍,遂征还京师,赐死。 先是, 荣家寝室无故有蛆数斛,从地坟出。 未几,荣死于蛆出之处。 有子询。 ○赵仲卿 赵仲卿,天水陇西人也。 父刚,周大将军。 仲卿性粗暴,有膂力,周齐王宪甚 礼之。 从击齐,攻临秦、统戎、威远、伏龙、张壁等五城,尽平之。 又击齐将段孝 先于姚襄城,苦战连日,破之。 以功授大都督,寻典宿卫。 平齐之役,以功迁上仪 同,兼赵郡太守。 入为畿伯中大夫。 王谦作乱,仲卿使在利州,即与总管豆卢勣发 兵拒守。 为谦所攻,仲卿督兵出战,前后一十七阵。 及谦平,进位大将军,封长垣 县公,邑千户。 高祖受禅,进爵河北郡公。 开皇三年,突厥犯塞,以行军总管从河 间王弘出贺兰山。 仲卿别道俱进,无虏而还。 复镇平凉,寻拜石州刺史。 法令严猛, 纤微之失,无所容舍,鞭笞长史,辄至二百。 官人战忄栗,无敢违犯,盗贼屏息, 皆称其能。 迁兗州刺史,未之官,拜朔州总管。 于时塞北盛兴屯田,仲卿总管统之。 微有不理者,仲卿辄召主掌,挞其胸背,或解衣倒曳于荆棘中。 时人谓之猛兽。 事 多克济,由是收获岁广,边戍无馈运之忧。 会突厥启民可汗求婚于国,上许之。 仲 卿因是间其骨肉,遂相攻击。 十七年,启民窘迫,与隋使长孙晟投通汉镇。 仲卿率 骑千余驰援之,达头不敢逼。 潜遣人诱致启民所部,至者二万余家。 其年,从高颎 指白道以击达头。 仲卿率兵三千为前锋,至族蠡山,与虏相遇,交战七日,大破之。 追奔至乞伏泊,复破之,虏千余口,杂畜万计。 突厥悉众而至,仲卿为方阵,四面 拒战。 经五日,会高颎大兵至,合击之,虏乃败走。 追度白道,逾秦山七百余里。 时突厥降者万余家,上命仲卿处之恆安。 以功进位上柱国,赐物三千段。 朝廷虑达 头掩袭启民,令仲卿屯兵二万以备之,代州总管韩洪、永康公李药王、蔚州刺史刘 隆等,将步骑一万镇恆安。 达头骑十万来寇,韩洪军大败,仲卿自乐宁镇邀击,斩 首虏千余级。 明年,督役筑金河、定襄二城,以居启民。 时有表言仲卿酷暴者,上 令御史王伟按之,并实,惜其功不罪也。 因劳之曰:“知公清正,为下所恶。 ”赐 物五百段。 仲卿益恣,由是免官。 仁寿中,检校司农卿。 蜀王秀之得罪,奉诏往益 州穷按之。 秀宾客经过之处,仲卿必深文致法,州县长吏坐者太半。 上以为能,赏 婢奴五十口,黄金二百两,米粟五千石,奇宝杂物称是。 炀帝嗣位,判兵部、工部 二曹尚书事。 其年,卒,时年六十四。 谥曰肃。 赠物五百段。 子弘嗣。 崔弘度弟弘升 崔弘度,字摩诃衍,博陵安平人也。 祖楷,魏司空。 父说,周敷州刺史。 弘度 膂力绝人,仪貌魁岸,须面甚伟。 性严酷。 年十七,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。 寻 授都督,累转大都督。 时护子中山公训为蒲州刺史,令弘度从焉。 尝与训登楼,至 上层,去地四五丈,俯临之,训曰:“可畏也。 ”弘度曰:“此何足畏! ”欻然掷 下,至地无损伤。 训以其拳捷,大奇之。 后以战勋,授仪同。 从武帝灭齐,进位上 开府,鄴县公,赐物三千段,粟麦三千石,奴婢百口,杂畜千计。 寻从汝南公宇文 神举破卢昌期于范阳。 宣帝嗣位,从郧国公韦孝宽经略淮南。 弘度与化政公宇文忻、 司水贺娄子干至肥口,陈将潘琛率兵数千来拒战,隔水而阵。 忻遣弘度谕以祸福, 琛至夕而遁。 进攻寿阳,降陈守将吴文立,弘度功最。 以前后勋,进位上大将军, 袭父爵安平县公。 及尉迥作乱,以弘度为行军总管,从韦孝宽讨之。 弘度募长安骁 雄数百人为别队,所当无不披靡。 弘度妹先适迥子为妻,及破鄴城,迥窘迫升楼, 弘度直上龙尾追之。 迥弯弓将射弘度,弘度脱兜鍪谓迥曰:“相识不? 今日各图国 事,不得顾私。 以亲戚之情,谨遏乱兵,不许侵辱。 事势如此,早为身计,何所待 也? ”迥掷弓于地,骂大丞相极口而自杀。 弘度顾其弟弘升曰:“汝可取迥头。 ” 弘升遂斩之,进位上柱国。 时行军总管例封国公,弘度不时杀迥,致纵恶言,由是 降爵一等,为武乡郡公。 开皇初,突厥入寇,弘度以行军总管出原州以拒之。 虏退, 弘度进屯灵武。 月余而还,拜华州刺史。 纳其妹为秦孝王妃。 寻迁襄州总管。 弘度 素贵,御下严急,动行捶罚,吏人詟气,闻其声,莫不战栗。 所在之处,令行禁止, 盗贼屏迹。 梁王萧琮来朝,上以弘度为江陵总管,镇荆州。 弘度未至,而琮叔父严 拥居人以叛,弘度追之不及。 陈人惮弘度,亦不敢窥荆州。 平陈之役,以行军总管 从秦孝王出襄阳道。 及陈平,赐物五千段。 高智慧等作乱,复以行军总管出泉门道, 隶于杨素。 弘度与素,品同而年长,素每屈下之,一旦隶素,意甚不平,素言多不 用。 素亦优容之。 及还,检校原州事,仍领行军总管以备胡,无虏而还,上甚礼之, 复以其弟弘升女为河南王妃。 仁寿中,检校太府卿。 自以一门二妃,无所降下,每 诫其僚吏曰:“人当诚恕,无得欺诳。 ”皆曰:“诺。 ”后尝食鳖,侍者八九人, 弘度一一问之曰:“鳖美乎? ”人惧之,皆云:“鳖美。 ”弘度大骂曰:“佣奴何 敢诳我? 汝初未食鳖,安知其美? ”俱杖八十。 官属百工见之者,莫不流汗,无敢 欺隐。 时有屈突盖为武候骠骑,亦严刻,长安为之语曰:“宁饮三升酢,不见崔弘 度。 宁茹三升艾,不逢屈突盖。 ”然弘度理家如官,子弟斑白,动行捶楚,闺门整 肃,为当时所称。 未几,秦王妃以罪诛,河南王妃复被废黜。 弘度忧恚,谢病于家, 诸弟乃与之别居,弥不得志。 炀帝即位,河南王为太子,帝将复立崔妃,遣中使就 第宣旨。 使者诣弘升家,弘度不之知也。 使者返,帝曰:“弘度有何言? ”使者曰: “弘度称有疾不起。 ”帝默然,其事竟寝。 弘度忧愤,未几,卒。 弘升字上客,在周为右侍上士。 尉迥作乱相州,与兄弘度击之,以功拜上仪同。 寻加上开府,封黄台县侯,邑八百户。 高祖受禅,进爵为公,授骠骑将军。 宿卫十 余年,以勋旧迁慈州刺史。 数岁,转郑州刺史。 后以戚属之故,待遇愈隆,迁襄州 总管。 及河南王妃罪废,弘升亦免官。 炀帝即位,历冀州刺史、信都太守,进位金 紫光禄大夫,转涿郡太守。 辽东之役,检校左武卫大将军事,指平壤。 与宇文述等 同败绩,奔还,发病而卒,时年六十。 ○元弘嗣 元弘嗣,河南洛阳人也。 祖刚,魏渔阳王。 父经,周渔阳郡公。 弘嗣少袭爵, 十八为左亲卫。 开皇九年,从晋王平陈,以功授上仪同。 十四年,除观州总管长史, 在州专以严峻任事,吏人多怨之。 二十年,转幽州总管长史。 于时燕荣为总管,肆 虐于弘嗣,每被笞辱。 弘嗣心不伏,荣遂禁弘嗣于狱,将杀之。 及荣诛死,弘嗣为 政,酷又甚之。 每推鞫囚徒,多以酢灌鼻,或襜弋其下窍,无敢隐情,奸伪屏息。 仁寿末,授木工监,修营东都。 大业初,炀帝潜有取辽东之意,遣弘嗣往东莱海口 监造船。 诸州役丁苦其捶楚,官人督役,昼夜立于水中,略不敢息,自腰以下,无 不生蛆,死者十三四。 寻迁黄门侍郎,转殿内少监。 辽东之役,进位金紫光禄大夫。 明年,帝复征辽东,会奴贼寇陇右,诏弘嗣击之。 及玄感作乱,逼东都,弘嗣屯兵 安定。 或告之谋应玄感者,代王侑遣使执之,送行在所。 以无反形当释,帝疑不解, 除名,徙日南,道死,时年四十九。 有子仁观。 ○王文同 王文同,京兆颍阳人也。 性明辩,有干用。 开皇中,以军功拜仪同,寻授桂州 司马。 炀帝嗣位,征为光禄少卿,以忤旨,出为恆山郡丞。 有一人豪猾,每持长吏 长短,前后守令咸惮之。 文同下车,闻其名,召而数之。 因令左右剡木为大橛,埋 之于庭,出尺余,四角各埋小橛。 令其人踣心于木橛上,缚四支于小橛,以棒殴其 背,应时溃烂。 郡中大骇,吏人相视慑气。 及帝征辽东,令文同巡察河北诸郡。 文 同见沙门斋戒菜食者,以为妖妄,皆收系狱。 比至河间,召诸郡官人,小有迟违者, 辄皆覆面于地而箠杀之。 求沙门相聚讲论,及长老共为佛会者数百人,文同以为聚 结惑众,尽斩之。 又悉裸僧尼,验有淫状非童男女者数千人,复将杀之。 郡中士女 号哭于路,诸郡惊骇,各奏其事。 帝闻而大怒,遣使者达奚善意驰锁之,斩于河间, 以谢百姓,仇人剖其棺,脔其肉而啖之,斯须咸尽。 史臣曰:御之良者,不在于烦策,政之善者,无取于严刑。 故虽宽猛相资,德 刑互设,然不严而化,前哲所重。 士文等运属钦明,时无桀黠,未闲道德,实怀残 忍。 贼人肌体,同诸木石,轻人性命,甚于刍狗。 长恶不悛,鲜有不及,故或身婴 罪戮,或忧恚颠陨。 凡百君子,以为有天道焉。 呜呼! 后来之士,立身从政,纵不 能为子高门以待封,其可令母扫墓而望丧乎? 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0:50:56 来源:古籍文学网 链接:https://www.gujitop.com/book/1059.html